

本網訊(洪毅軍)“只要有陽光照射就能切實轉化成‘真金白銀’進入村集體的口袋,一點都不用我們操心。”看著祥和新村屋頂上一排排光伏發電設備,火田鎮圓峰村黨支部書記何秋金高興地向記者介紹,火田鎮采取“鎮村兩級合股”投入資金的形式,在祥和新村建設總裝機容量250千瓦的光伏發電站,年可增加鎮財收入14萬元,村財收入3萬元。
發展光伏產業提升村財收入,是火田鎮推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組合套餐”的一個亮點。今年來,火田鎮扎實推進“養雞生蛋”工程,鎮黨委高度重視,將村財破零增收作為黨建“頭號工程”,多次在會上研討,逐村把關,強化責任落實,堅持分類指導、因村施策,積極探索差異化、特色化的村財增收發展模式和運行機制,形成“光伏發電、物業經濟、資產經營、入股分紅、資源開發”等“強村五法”,進一步提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助推村級集體經濟和村民增收,切實補齊基層黨建工作短板,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目前,該鎮已有15個村實現村財增收。
光伏增收,建立“陽光銀行”。火田鎮積極行動,引進祥和新村250光伏發電項目,采用租賃屋頂的方式搭建,共涉33間29戶,年發電量約27.5萬度,營業所得收入將按比例分給圓峰村、佳園村、高田村、白石村、火田村、瓦坑村6個扶貧重點村。此外,經過該鎮努力溝通協商,位于轄區內的婧陽實業有限公司免費為佳園村、高田村提供800㎡廠房屋頂用于建設光伏項目,現已與國家電網并網獲得每度0.88元的補貼價格,年均增收4萬元。下一步,火田鎮還將擴大規模,擬在祥和新村建設集光伏發電、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光伏長廊,目前已完成初步設計。
攤位出租,發展“物業經濟”。火田鎮引導政和新區、瓦坑村、后埔村等村籌措資金,建設農貿市場,收取攤位租金費。其中,政和社區共有12個攤位,每年可增收1.8萬元;瓦坑村共有固定攤位8個,臨時攤位6個,每年可增收1萬元;后埔村農貿市場也已全部竣工,近期即可投入運營。
資產經營,實現變閑為寶。對有閑置資產的村,火田鎮鼓勵通過二次整修盤活集體資產。火田村將原火田小學教學樓整體出租給云平高速湖南路橋建設指揮部,獲每年12萬租金,大大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
入股分紅,形成“酵母”效應。火田鎮積極“牽線搭橋”,促成高田村、圓峰村、瓦坑村、佳園村成功入股云霄縣圣城投資公司,按7.25%年利率分紅,預計每年將有3.75萬元收入。
資源活村,巧用天然優勢。火田鎮鼓勵和引導各村整合自然資源,形成資源與收益共享的發展格局。岳坑村通過招投標方式發包200畝山地,每年預計增加收入4萬元;高田村利用地理資源優勢,向鳳竹水利發電站每年收取6000元水資源費。
“一村一策”、“強村五法”等村財破零增收“妙方”正引領火田鎮村級集體經濟步入良性循環軌道。下階段,該鎮還將繼續拓展模式,強化黨建引領、政策扶持、考評激勵等方面的工作,大力發展壯大村財,全面消除“空殼村”、“薄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