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列嶼鎮)靈鷲寺座落于福建省沿海地區的云霄縣列嶼鎮境內,東朝漳浦古雷港、廈門島,西朝福建南部常山、詔安、廣東、潮汕,北鄰漳水入海口、云霄將軍山,南朝秀水浩瀚的東山島、臺灣島,地理位置優勢。

“靈鷲寺”原名“擘峰巖”,相傳,南宋(1157-1279)即高宗或孝宗太子同幾位朝內太監逃難至此地隱居,發現此地的地理位置是建寺廟的寶地,并削發為僧建起廟,取名為“擘峰巖”,后來變成寺廟的古跡。據現已遺存的四面佛、石柱、石碑等遺物及遺物上的字跡,證知在嘉慶戊寅23年(1818)族人曾有修復,后因歷史悠久而毀壞,在光緒壬午年(1882),由湯繼昌等六人出資重修,民俗稱之為“新巖”。在光緒壬辰年(1892)小刀會曾在此活動。后來由于歷史演變失修而破毀殆盡。1996年,當地群眾復修一間簡陋寺院。
如今,靈鷲寺劍石巖濱海旅游開發項目已是列嶼鎮“三抓三比,十項競賽”重點建設項目。整個景區規劃占地3.6平方公里,在除對原有的劍石巖祠廟和朱熹等紫陽書院進行擴建、修建,還在原擎峰巖遺址上,由廣州光孝主持法智大師規劃籌資重建并改名為靈鷲寺。靈鷲寺充分依托現有山海脈絡等獨特風光以全面提升景觀質量,更體現“尊重現有存量,總體規劃,分區突破”的項目布局理念,是列嶼核電特色小鎮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體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規劃建設三座大殿、停車場、道路、燈塔、蓮花池、鐘樓、鼓樓、觀海亭、水庫等旅游渡假區、野營娛樂設施等,并對整個風景區進行綠化。目前已完成大雄寶殿和前殿以及臥佛樓、旅游接待中心等主體建筑建設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總投資20億元,至2017年底累計完成投資3億元。
在列嶼鎮緊緊依托 “新能源城鎮”及“一線一路一地”戰略規劃的大背景下,靈鷲寺這一古剎也煥發出新時代的風采。新征程中,列嶼鎮將繼續主動對接中國光電協會、浙江鹽城核電產業聯盟會,大力推進核電新能源產業、臨港海洋經濟和生態旅游等產業發展及下游配套產業,努力打造漳州市沿海經濟重鎮,推動“能源新城、秀美列嶼”建設打開新局面,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