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 李拓)2016,“十三五”規劃元年,中國沖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局之年。一年中,我們見證了充滿蓬勃朝氣的青春中國,在13億人民的攜手并肩中砥礪前行,一步步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大踏步躍進。在這一年中,中國青年網記者用鏡頭記錄下許多關乎你我、關乎青春的精彩細節。這些照片,將代表青年人的目光,深情凝望過去,堅毅望向遠方。

2016年1月1日清晨,來自四面八方的萬余名游客在溫嶺千年曙光園迎候中國大陸的新年第一縷曙光。
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2016年1月6日上午,中國法院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免費開放。在展出的展品中,周永康案、薄熙來案的判決書被首度曝光,案件審判時所使用的法槌、周永康在庭審現場使用的筆及薄熙來使用過的手銬等也被一同展出。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拓 攝

2016年2月5日晚18時09分,一輛飛馳而來的救護車停在了北京阜外醫院手術樓前,車上載著的,是一位千里之外青年醫生停跳不久的心臟。經歷5個多小時的手術,這顆年輕的心被移植到一位64歲人的體內,重新迸發出有力的心跳。
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2016年2月13日是春節假期最后一天,盡管北京僅有4℃的氣溫,陣風可達八級,不見了此前的好天氣,但市民、游客參觀毛主席紀念堂的熱情卻沒有受到影響。這是毛主席紀念堂在節后開放的第二天,參觀平均排隊時間要超過一小時。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拓 攝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代表們走出人民大會堂。
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2016年4月26日至5月2日,北京京劇院內設靈堂供社會吊唁著名京劇大師梅葆玖。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共元老習仲勛的夫人齊心也送來了花圈。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拓 攝

2016年5月,中國青年網記者用鏡頭,紀錄了一位平凡而偉大的藏族鄉村教師黃三英的點滴瞬間。他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的群山深處,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村子里的整所學校。
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2016年6、7月,全國大范圍遭受了嚴重的洪澇災害。7月7日,中國青年網記者來到受災較為嚴重的武漢市蔡甸區,見到了被政府緊急妥善安置的302名受災群眾。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拓 攝

2016年6月7日,北京市日壇中學學生吳冰在本校參加今年的高考。她為自己寫下了“愿12年苦讀都有令人欣慰的收獲”。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拓 攝

2016年7月21日,我駐南蘇丹維和烈士李磊、楊樹朋的遺體告別儀式在許昌市殯儀館舉行。圖為楊樹朋烈士5歲兒子楊一鳴頭戴爸爸的軍帽,在遺像前敬禮。
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2016年8月23日完,剛剛在里約奧運會上獲得冠軍的中國女排載譽歸國。即使女排所乘航班到達時間較晚,仍有上千球迷及工作人員早早等候在航站樓,迎接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回家。
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 楊旭 攝

2016年9月27日,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由數十位網絡名人和軍地多家媒體共同參與的“我們的長征在路上”網絡名人進軍營第二季活動于9月27日走進三沙。圖為網絡名人們在三沙與國旗合影。
中國青年網記者 盧冠瓊 攝

2016年9月29日,邱少云名譽權案代理律師向病床上的邱少云胞弟邱少華老人傳達判決書內容。僅一個月后,邱少華在重慶銅梁病逝,享年86歲。
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2016年10月1日,在舉國同慶67歲華誕之時,駐守于中國南大門的“天涯哨兵”與駐守于中國北大門的“北極哨兵”在自己的戰位上,向祖國人民送出了祝福。
中國青年網記者 盧冠瓊 攝

2016年11月18日,為期3天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閉幕。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2016年12月22日,北京解除了連續多日的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中國青年網記者用鏡頭記錄下了北京重見藍天的全過程。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正穹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