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年捐款3000萬溫暖15000人
——記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賈秀芳家庭

賈秀芳一家合影。
這是一個和睦美滿的文明之家,夫妻恩愛、尊老愛幼;這是一個熱心公益的大愛之家,扶貧濟困、積德行善。16年來,哈爾濱市民賈秀芳夫婦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演繹人間大愛。他們成立了“賈秀芳救助貧困婦女兒童基金”“青年就業創業基金”“長城哈弗夢想基金”,捐款3000多萬元,為15000多名貧困母親、大學生、環衛工人、殘疾兒童、孤困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提供救助,形成一股強大的向善向美力量。
“不回報哈爾濱,對不起良心”
1989年,15歲的賈秀芳只身一人從山東鄉下跑到哈爾濱投奔做汽車噴漆工的父親。因家里貧困,她不得不放棄讀高中,在市場賣過菜、在養雞場做過苦力、在飯店做過學徒……后來在銷售小解放汽車時,賺得人生“第一桶金”。
1999年,賈秀芳注冊成立哈爾濱市博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哈爾濱汽車銷售界大展拳腳,現在擁有10家相當規模的公司和投資2.6億元的“巾幗創業園”。
漸漸富起來的她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兒。在打工時結為連理的夫妻倆總是教育兒子:“我們結婚時一無所有,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哈爾濱人的,如果不想著回報哈爾濱,就對不起我們的良心。”
2000年,賈秀芳下鄉扶貧救助。邁進第一戶人家,她傻了眼:“一個小破泥巴房,沒有玻璃,就糊了層塑料布,冷得不行了……”這家的老人是撿破爛的,一家人靠一小堆地瓜和爛菜葉糊口,用撿來的電線燒皮取暖,屋里刺鼻的酸腐味幾乎令人昏厥……她塞給孩子500元錢,從那天開始默默對這個飄搖的家庭提供各種幫助。
當時賈秀芳的公司剛起步,要靠借錢度日,可她扶貧的熱情卻不減反增。到2002年,她已經將扶貧對象擴大到30多戶貧困家庭。有些村莊道路泥濘,車進不去,她就扛起沉甸甸的米面和棉被,蹚著積雪和稀泥徒步進村。進了貧困戶的家門,對方激動得哭了,她也跟著哭。哭完,抹把眼淚,再去下一家……
“一定要為孩子們做點實事”
每年母親節,是賈秀芳最幸福的時候。
2012年5月的一天,賈秀芳參加市殘聯活動,邊聽報告邊哭得稀里嘩啦,最后沖過去一把抱住現場的幾名腦癱兒,挨個往孩子兜里塞錢,并暗下決心:“一定要為孩子們做點實事。”
從那天起,賈秀芳一家人每個月都去腦癱康復中心看望200多名患兒,過年過節每個孩子都給1000元錢……至今已累計為腦癱患兒捐款100余萬元。
賈秀芳的善事越做越多。她和員工們組建愛心車隊,無論是在抗洪搶險的大堤上、暴雪襲城的冰雪路面上,還是農民工無錢返城的火車站,都有他們的身影。
面對別人的不理解,賈秀芳說:“我拿出3000多萬元錢幫助人,對方高興,我也高興。人啊,只有真正去面對、觸碰需要幫助的人和事,才能擁有一個正能量的價值觀,人生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