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陳聞濤)通過看“兩會”,對政府報告中反腐倡廉的新提法感受頗深。這將為中國的反腐敗斗爭發揮特殊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進一步建立并完善相關制度,推進改革,并切實落實已有的措施。從而形成反腐倡廉建設的創新成果,要有亮點、有力度、有成效,為中國社會和諧發展,率先發展提供有力保證。切實將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要求貫徹落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之中去,以此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保證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我們要堅決反對腐敗、嚴厲懲治腐敗分子,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反腐不放過任何“位高權重”的官員,這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嚴肅黨紀、反腐倡廉的決心。
據新華社報道,2018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344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166.7萬件,談話函詢34.1萬件次,立案63.8萬件,處分62.1萬人(其中黨紀處分52.6萬人)。從類型來看,分列第一、二名的是,違規發放津貼或福利的占25.54%,違規收送禮品禮金的占18.64%。這些都是公眾所普遍關心的正風反腐問題。
可以說,成績的取得彰顯了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制度優勢正轉化為治理效能,但也再次說明,“四風”問題積習甚深、頑固復雜,因為一些黨員干部仍不收斂、不收手。反腐敗,尤其是作風反腐敗斗爭遠未到可以“喘口氣”“歇一歇腳”之時。
因此,正風反腐還需從制度層面強化約束;從法律層面查處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從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入手強化源頭治理。也就是說,反腐的要求已經更進一層,從引導性的“倡廉”到了源頭性的“正風”。
正風之重,正在于春雨潤物。持續整治民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讓民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而讓正風反腐在全國“兩會”開幕前形成輿論場,進而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中成為談論焦點,重建良性的政商、政治乃至社會關系,扭轉以往的頹敗之風,樹立清新的行政之風,也就有了更多的根基。這也正是民之所期,政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