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是我們黨在十九大會議上對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如期將至,我們必須認識到脫貧攻堅戰任務的艱巨性,時間的緊迫性,對人民的重要性。緊緊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強化監督、全程監督,切實把監督抓到底、抓到位,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為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強化監督體系,落實監督責任。建立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責任體系,精準識別、精準脫貧的工作體系,上下聯動、統一協調的政策體系,保障資金、強化人力的投入體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的幫扶體系,廣泛參與、合力攻堅的社會動員體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體系,形成了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跟進全程監督,保障落實到位。圍繞扶貧政策落實、日常監督等方面的重點工作任務,采取定期通報機制,通報扶貧工作開展情況,尤其對重點扶貧區域進行隨機抽查、座談交流、查閱資料、明察暗訪等方式常態化督促扶貧。時逢疫情特殊時期,要積極穩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及時處置各類突發問題,監督任務毫不懈怠,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歷史性的一年,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要督促政策措施落實到位。重點加強對“兩不愁三保障”特別是“三保障”、脫貧摘帽后“四不摘”、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以及復工復產中優先使用貧困地區勞動力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推動保持脫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影響。對政策落實情況,要跟蹤評估考核,提高群眾監督參與度,使監督更有力、更精準,保證群眾受益。
脫貧攻堅越到最后關頭,越要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當前,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仍然存在,有的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不結合實際、搞“一刀切”,有的口號多、實事做得少,有的熱衷打造“經典路線”都要認真排查、堅決糾正、嚴肅處理,確保脫貧攻堅高效率、高質量。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表現在下面,根子往往在上面,自己真正做起來,帶頭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帶頭深入基層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帶頭弘揚真抓實干、“三嚴三實”作風。
解決問題才是硬道理。要切實強化外在監督和約束。各級要切實抓好“兩個責任”落實,特別是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必須從政治上看問題,牢固樹立“四個意識”,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絕不能睜只眼閉只眼、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