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網訊(林藝斌 文/圖)云霄素有“中國枇杷之鄉”的美譽,開春第一果 “云霄枇杷”更是名聲遠揚。現在是早春,正是枇杷上市的時候。漫山遍野、銀裝素裹的枇杷讓我縣廣大果農開始了新年的第一波忙碌。
在和平鄉的棪樹村、內洞村等地,當地果農正把一籃籃金黃剔透的枇杷送到收購點進行過磅點裝售賣,每個枇杷收購點每天可收購幾千斤枇杷鮮果。


收購主告訴我們,他們收購的對象都是村里的農民,遍布全國各地。收購價格一般為每斤14、15塊錢,一直以來,收售的生意都很不錯。
在位于棪樹村的明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里,記者看到,遍地的枇杷樹長勢良好,碩果累累。


明煌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學明介紹道:“我們云霄是著名的‘中國枇杷之鄉’,特別是早熟枇杷最優質的產區,現在我們的‘早鐘6號’枇杷已經大量上市,它具備最優秀枇杷的一些特點,包括早熟、汁多、肉鮮細膩特點。”
在縣委縣政府政策的扶持引導下,明煌農民專業合作社結合自身發展優勢,挖掘融合革命老區村文化品牌特色,助力枇杷種植產業朝多元化方向延伸。
“兩年來,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們以枇杷為媒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也打造園區特色主題餐廳,以紅軍文化和枇杷主題為主,也得到游客很好的市場認可,來這邊一邊看枇杷、吃最好吃的枇杷,還能娛樂游玩、品嘗地道農家菜。”張學明說。
合作社還積極探索市場營銷新模式,走出一條富有地方特色的“現代農業+生態旅游”為一體的致富路。
說起未來的枇杷市場,張學明信心滿滿:“我們現在不單純種植枇杷,在枇杷采收等級、包裝方面都有比較好的標準做法,然后我們也在做(枇杷)產業提升、包括我們跟片仔癀公司合作的枇杷飲料、枇杷膏、枇杷花茶,對整個產業提升都有積極意義,同時,我們也帶領整個社員村民把枇杷產業往深層次發展,包括我們推出的果樹認養、親子種植都是非常好的產業提升模式,大大提升枇杷附加值。”
目前,全縣枇杷種植面積約12萬畝,全部采用標準化生產模式和無公害綠色生產技術,嚴格限制化肥和農藥的施用,減少了環境污染,云霄枇杷的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