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網訊(文/圖 吳若陽 方長林)3月9日,下河村云平高速征遷指揮部辦公室內電話聲不絕于耳,作檔案、簽協議,匯總信息……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指揮部成立近兩個月來,不管平時還是周末、節假日,這樣忙碌的情景始終如一,時常還持續到深夜。

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云平高速下河段簽約數字的不斷躍動變化。截止目前下河鄉涉遷的617.86畝土地中已有523.16畝完成移交,占到總量的84.6%,其中上河村167.86畝已全部完成移交;下河村450畝中已簽約362戶,移交355.3畝。
加速推進的背后,飽含著項目涉及征遷區域群眾的不顧私利、顧全大局的高尚情懷,飽含著征遷干部們高效精干、細致工作的務實作風。
應聲而動——夯實責任壓擔子
云平高速公路建設是云霄縣的民生大事。
按照項目規劃:下河鄉涉遷土地600余畝,主要集中在上河、下河兩個村,涉遷群眾超過600戶。
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紛擾復雜”的征遷工作,下河人沒有退縮,超前行動、直擊問題、干事創業的激情再度激活。
——云平高速下河段征遷工作領導小組應聲成立。
——征遷動員大會迅速召開,迅速抽調20余名干部前往征遷一線,將任務明確到人,時間具體到天,夯實責任,壓實擔子。
——征遷干部駐村開展工作,走實地、訪戶情、嘮家常、做服務,日夜蹲守。
與此同時,涉遷戶數摸排核實、政策宣講、征遷補償宣傳、群眾問題收集等工作有條不紊展開,為征遷工作奠定基礎。
領導重視,超前行動、直擊問題、快速推進是關鍵。縣、鄉主要領導平均兩天去一次現場,靠前指揮,定期聽取征遷工作進展,相關分管領導更是日夜蹲守一線,現場解決問題。
領導身先士卒,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鼓舞起士氣,激發了干部群眾的斗志。
征遷現場主要負責人、下河鄉人大主席江麗丹介紹說,她們多次召開工作會,協調解決工作進展中的問題,細化分工,暢通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渠道。同時,成立兩個督察組,建立群眾與征遷工作組、征遷工作組內部、征遷工作組和云平高速下河段指揮部之間的三級微信群,打通了信息雙向快速通道,保障了征遷工作的高效開展,同時,對于工作進展情況通過微信照片及視頻進行安排、監督,確保征遷工作的率先突破。
將動兵隨,高速推進,云平高速下河段項目征遷工作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溫情服務——征地拆遷先“征心”
自項目征遷啟動以來,下河鄉征遷小組的工作人員始終堅持24小時在崗,和村民同吃同住同生活,深入宣傳項目意義和征遷相關政策,變群眾上訪打探為干部下訪宣講。
“我們必須打時間差,趁著群眾有空檔,上門做宣傳動員工作。”內業小組組長方岳說,不管是下著大雨還是到了吃飯時間,只要征遷對象有時間,餓著肚子也要趕過去商談溝通。
征遷干部們還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白天上門作動員、摸情況,晚上開會匯總信息,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辦案,以便次日與征遷對象再溝通,如此“五加二”“白加黑”,才把一個個難題攻下。
“土地是大家的,通過宣傳我們也明白云平高速對云霄發展的意義,騰出土地就是我們支持項目建設的最好方式。”下河村村民蔡全榮說完,在7.7畝的土地征遷協議簽上名字。

征遷以情感人,更講溫情服務。“要實現快速征遷,就要懷揣為民情懷,從根本上解除征遷群眾動遷后生產生活等后顧之憂”,云平高速下河段征遷辦公室副主任、下河鄉黨委委員方燦毅深有感觸。
在征遷過程中,面對群眾生產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征遷小組不斷加大“面對面、點對點”的幫扶力度:組成志愿隊伍幫助村民移植楊桃、進行搶收……一次又一次地交鋒,一遍又一遍地交心,敵對的局面終于被春風化雨般的善意所化解。
“3月2日早晨才簽完征遷協議,沒想到不到三天就能拿到錢。”3月4號下午在征遷補償兌付現場,下河村村民蔡炎成拿著征遷補償款高興地說。
將心比心,用心溝通,感動群眾內心,群眾紛紛讓地拆房,征遷也隨之進入快車道。
陽光操作——公正公平得民心
嚴格依法、嚴格程序,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是這次征遷工作的法寶。實現征遷快速突破,關鍵是政策對路,陽光操作,同時懷揣一顆民生情懷,一切從群眾需求出發。
從征遷工作開始,“政策宣傳統一、補償標準統一,操作執行統一”成為一條硬杠杠。簽訂協議時,每名征遷干部把自己負責的十戶村民叫來查驗丈量單,講解各項補償,簽訂協議,讓村民現場比對。這種公開、透明、公正的做法收到很好的成效。

“這次征遷政策很合理,整個程序都公開,透明,也很公正,大家伙都很滿意。”征遷戶蔡全榮說。
與此同時,征遷干部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對群眾應享受的優惠政策,不折不扣予以兌現;對群眾的合理訴求,盡最大努力給予滿足,對村民提出的過高要求,在明確回絕的同時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在政策范圍內,最大化為群眾征遷后的生活著想。
截至目前,征遷工作無一例聚眾鬧事、無一人上訪、無一起安全事故,用實際行動將和“諧征遷、文明征遷”內化于行,為云平高速項目建設打了一場“漂亮仗”,實現了讓群眾、企業、政府三方滿意的效果。
這一幅幅有動感、有故事、有溫度的畫面,為云平高速這個凝結著全縣人民汗水和智慧的工程增添了無盡動力,助力著這個總投資69.16億元的民生工程一開始就邁上高速建設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