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媒體高度關注正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兩會。俄羅斯新聞社、塔斯社、今日俄羅斯通訊社、俄國家電視臺、《俄羅斯報》、《獨立報》、《生意人報》及俄羅斯新聞網等各大網絡媒體平臺不僅對中國兩會新聞格外關注,而且積極探討中國兩會發出的種種政策信號。俄媒關注兩會新聞,觀察兩會精神、評說兩會動向,把中國兩會視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風向標,并積極探究“兩會指針”在鞏固和發展俄中關系方面可能發揮的重要影響。
中國兩會之所以引起俄羅斯媒體和社會輿論的高度關注,首先是因為中國國際地位的快速提高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大。俄羅斯民眾從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新聞頻道有關中國人大開幕和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的報道中,看到了2016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依然跑步前進的各項驚人數據”和2017年中國經濟繼續引領全球經濟發展的“宏大目標”。俄媒解讀中國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報道,真實客觀地反映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展示出中國兩會制定的政策目標不僅對2017年的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至關重要,而且對全球經濟的增速都將產生重要影響。正如俄國家電視臺新聞頻道制作的“中國兩會”新聞節目中所言,中國總理李克強強調中國要進一步放寬服務業、制造業、采礦業的外資準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中國擁抱世界的開放姿態對世界極其重要。
俄羅斯媒體積極報道中國兩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兩會精神”對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相當重要。俄媒積極報道中國兩會發出的各種政策信號,試圖從中國政府制定的新的經濟發展戰略中發現可能促進俄中經濟合作的共贏機遇,分享獲得整個世界認同的中國經驗,尋找促進本國經濟順暢發展的良方。
記者注意到,俄媒今年報道中國兩會,格外重視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報道。按俄輿論的說法,作為當今世界“最好的全球化發展模式”,“一帶一路”倡議對俄羅斯的對外經濟合作十分重要。兩會期間,俄媒特別舉辦了“一帶一路”專題的專家對話會,邀請俄中智庫專家共同解讀兩會傳達出的“一帶一路”政策目標。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盧賈寧表示,“一帶一路”致力于共同推進全球發展,是造福各國人民的全球化新政,是最好的全球化模式。中國倡導“一帶一路”,意在促使全球化煥發第二次生機。中式全球化目標旨在組建平衡的全球經濟管理體制,尋求共同經濟利益,實現各國共同發展的長遠目標。
俄羅斯媒體和智庫認為中國兩會發出了大力推動“一帶一路”構想的強烈信號。這個信號對俄羅斯發展對外經濟合作關系至關重要。俄羅斯要通過推動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的戰略對接來擴展俄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對俄而言,“一帶一路”不但是基礎設施和運輸走廊,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它應當是一個地區國家實現共同發展的宏偉目標。在這一框架下,俄中兩國及周邊一些國家可以在運輸走廊、投資、人道主義、銀行間和旅游合作等方面實現共同發展,從而為整個地區的政治穩定和安全提供強大的保障。
站在記者的角度觀察,俄媒積極報道中國兩會離不開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俄中兩國關系近年來越來越好,俄羅斯民眾對中國信任度越來越高。俄羅斯媒體近年來大量增加了對中國的正面報道,中國發展、中國經濟體量、中國發展速度、中國經驗和模式正在成為俄羅斯專家學者的口頭禪,同時也被普通百姓津津樂道。正如《今日俄羅斯》新聞通訊社政治評論員科瑟列夫3月6日發表的題為《中國將很快沒有窮人》的文章所言,中國政府注重實干,敢于制定并大力實現包括扶貧政策在內的一系列政策目標,對俄羅斯而言,中國經驗無疑是值得關注和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