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網訊(吳錫坤 文/圖)3月13日,縣委書記王金獅帶隊深入馬鋪鄉峰頭村、下河鄉石屏村及和平鄉坎頂村調研精準扶貧工作,強調要突出產業扶貧,加快特色種養產業發展,增強脫貧的“造血”功能,示范帶動更多貧困戶加入到特色種養產業中來,持續穩定增加農民收入。

馬鋪鄉峰頭村是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去年來,該村以豐達園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依托,采用“基地+合作社+貧困戶”養殖模式,形成一條“荒山種植牧草,牧草喂養山羊,羊糞做楊桃肥料”的有機生態循環養殖新模式,有效解決了峰頭村作為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的發展難題。縣委書記王金獅在合作社詳細了解了波爾山羊的養殖技術和生產發展情況,希望合作社抓好養殖技術的研究、開發、推廣,努力做到既要養好、更要賣好,同時,要充分發揮好互聯網電商這個平臺,使其效益最大化。


在石屏村和坎頂村的蔬菜大棚基地,縣委書記王金獅就大棚數量、建設情況、作物品種、育苗種類、投入產出、收入效益、銷售經營模式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詢問,并要求要加快建成標準高、綠色健康的蔬菜大棚,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貧困群眾脫貧。

調研中,縣委書記王金獅強調:產業是致富的主渠道,群眾脫貧致富關鍵要靠產業,合作社模式既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也能夠促進效益的最大化,要鼓勵、引導和支持發展壯大,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好技術培訓、產品銷售等環節的困難,進一步提高規模化生產、組織化經營水平,帶動更多貧困群眾致富奔小康。
縣領導黃佳生、林進財、黃哲惠及有關部門、鄉鎮領導一同參加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