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政協委員協商于民。在全國兩會報道現場,小青尤其關注那些來自基層的代表委員,特別是工人、農民和專業技術人員,了解他們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實踐經驗和感受,記錄他們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的莊嚴時刻,傳播他們源自基層群眾、發自人民內心的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陶群南做客由國資委新聞中心、《國資報告》雜志社和中國青年網聯合主辦的“對話新國企·發展新方位”訪談節目。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6日電 (記者 李川) “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加快形成以技術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研發生產體系,才能從‘汗水型經營’走向‘智慧型經營’,才能最終立于不敗之地。”恰逢兩會之際,全國人大代表、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陶群南在做客中國青年網“對話新國企·發展新方位”節目時講道。
在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優化產業布局、深化創新驅動的當下,2017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要點,作為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的具體指導方向。這在陶群南看來,意味著創新型企業的重大責任,唯有科技創新,才能引領中國制造迎來一場品質革命。
另辟蹊徑、夾縫求生:“我們的產品定位‘大廠不愿干,小廠干不了’”
從基層技術員到高級工程師,陶群南在新興鑄管的27年歲月不僅記錄著自身的成長,也見證著新興鑄管的轉型升級。無論對于陶群南還是新興鑄管而言,這都是一段不平凡之路。
1990年,陶群南從重慶大學冶金系壓力加工專業畢業,隨后被分配至2672工廠(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軋鋼分廠工作。
陶群南回顧道,“我20多年來長期從事基層技術工作,見證了新興鑄管不斷搶抓機遇、不斷自我革命、不斷技術創新、不斷結構調整的發展創業史。”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中國鋼鐵市場迎來第一次升溫,大、中型鋼鐵企業和小鋼廠幾乎無一例外都在傾力增加規模,以牟取豐厚的投資回報。
恰逢新興鑄管在即將完成30萬噸鋼技術改造之際,卻做出了“不能走鋼鐵外延擴張之路”的決定。陶群南表示,“當時公司認為不能走鋼鐵外延擴張之路,只能另辟蹊徑,夾縫求生,尋求‘大廠不愿干,小廠又干不了’的新產品,經過周密的市場調研論證,最終將球墨鑄管項目作為公司產品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
未雨綢繆,新興鑄管的市場定向最終為自己贏來了重要機遇的春天。從1993年下半年開始,中國鋼材市場驟然變冷,而新興鑄管經過三年調研論證、兩年艱苦奮斗上馬的球墨離心鑄鐵管這一高科技含量產品開始批量進入國內外市場。
在陶群南看來,球墨離心鑄鐵管以高附加值、高效益形成了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們不僅掌握了離心球墨鑄鐵管這項新技術,擺脫了對傳統冶金行業的單純依附和繼續發展上的限制,開辟了科技興廠和跨行業、多品種發展的新途徑,還打破了西方少數幾個國家對離心球墨鑄鐵管這項技術、裝備、產品和市場的壟斷,開創了我國離心球墨鑄鐵管生產的新局面。”陶群南講道。
“另辟蹊徑、夾縫求生”的發展理念,最終令新興鑄管由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鋼鐵企業,走上了一條鑄管與鋼鐵兩輪并重的發展道路,并由此開創了市場新局面。
陶群南說,“如果沒有球磨鑄管,就沒有新興鑄管的今天。”20多年來,新興鑄管持續推進鑄管產品升級,差異化產品日益豐富,覆蓋的規格組距日臻完善。如今,新興鑄管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心球墨鑄鐵管供應商,躋身世界三強鑄管企業,產品遠銷至120個國家,高高擎起了民族鑄管工業的大旗。
匠心鑄器、精益求精:從“汗水型經營”走向“智慧型經營”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再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質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作為生產一線技術工作者,陶群南認為“工匠精神”物化到實踐層面就是“堅持創新、琢磨精品、打造新品”,這也是新興鑄管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維系和文化傳承。
“多年來新興鑄管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崇尚精益求精,特別是在2016年,我們的新產品開發提質加速,其中突出代表就是科威特SE167項目。”陶群南講道。
陶群南提及的SE167產品是一種內襯環氧陶瓷器、外噴鋅層+鋁粉漆特殊涂層的特殊管材,對材質沖擊性能的要求非常嚴格。
“為了完成本次出口任務,自接到項目合同評審開始,從原料采購到產品運輸、從設備到人員、從生產工藝到質量控制,我們均成立了專項保障小組,對每道工序的質量點進行嚴格把控,做到‘誰把關、誰簽字、誰負責’,實現生產過程可追溯。”陶群南講道。
匠心鑄器,精益求精。2016年,新興鑄管先后攻克科威特SE167產品層層技術難關,成功獲取該項目7萬噸訂單,在提升國際品牌影響力的同時,也為公司進一步拓展國際高端產品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新興鑄管在國際高端市場并非只有SE167項目的驚鴻一瞥,多種接口專利技術獲得歐盟、沙特和澳大利亞授權,使鑄管的高技術產品全球布局取得新突破;成功開發的軍工鈦合金產品和新型稠油熱采管,為連續生產和提質增效提供了堅實支撐……
在陶群南看來,各種新型產品的成功研發和銷售,都是新興鑄管匠心雕琢的張張名片,詮釋了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具體內涵,“秉承‘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精神,我們一步步實現了公司產品從傳統制造向精品制造、智能制造的跨越式發展。”
在當前高科技縱橫的藍色海洋中,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渡,勇進者勝。陶群南認為,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智造,從‘汗水型經營’走向‘智慧型經營’,才能最終引導一個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引進來、走出去:爭當國內行業引領者和“一帶一路”排頭兵
近年來,從“引進來”到“走出去”,中國制造不斷完成著“自主創新”的逆襲之旅,也不斷上演著“中國奇跡”。在這方面,新興鑄管也是其中佼佼者之一。
陶群南介紹道,新興鑄管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戰略,以實際行動爭當“一帶一路”戰略排頭兵,不斷完善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產業布局,成果卓著。
“在新疆,新興鑄管充分利用其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區位優勢,立足300萬噸的鋼鐵鑄管存量產能,完善和優化研發、生產、貿易和營銷體系,向中亞、西亞和俄羅斯地區全面輻射,形成沿路一體化、產業一條龍的能源資源整合鏈條。”陶群南說。
在哈薩克斯坦,新興鑄管鋪設球墨鑄鐵管道150多公里;在沙特,新興鑄管根據當地水務建設需求,在沙特延布工業城與地方水務技術公司合資建設15萬噸離心球墨鑄鐵管生產線;在非洲,由中地海外建設集團采購10萬噸新興鑄管,將應用于埃塞俄比亞到吉布提跨境輸水項目,助力非洲水務項目建設。
陶群南稱,所有實施的“走出去”戰略舉措都為新興鑄管贏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進一步擴大了鑄管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也讓世界不斷見證著“中國奇跡”。
而在國內,新興鑄管亦不斷取得突破,填補空白。僅在2016年,便碩果累累。
杭州千島湖輸水項目為全球首例T型承插式DN2600球墨管案例,填補了國內外使用空白;河南濮陽成功實現拖拉管產品銷售,與頂管一起組成全規格非開挖系列產品,具備了球管在非開挖應用領域與其它管材全面競爭的能力;延安引黃項目應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N1600內自錨管,有力地保證了安全高效供水;鋼格板差異化產品填補了公司非機制格板生產的空白,成為新興鑄管擴大鋼格板高端市場的拳頭產品。
在陶群南看來,這一項項成績成為新興鑄管不斷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注腳。
如今,新興鑄管打破原有的科研體系架構,分別依托武安、邯鄲、蕪湖三個工業區建立了三個科技創新平臺——鑄管研究院、鋼鐵研究院和鋼管研究院。
陶群南表示,“2017年面對‘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中原城市群建設、新一輪振興東北等發展戰略,水十條、重大水利項目投資、綜合管廊建設、海綿城市以及公共項目投資PPP等政策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新興鑄管還將大有文章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