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霄蜜金棗,又叫甜金棗,英文:Candied kumquat,是云霄人春節待人接客必備的四色糕點之一,更是春節期間送禮饋贈的佳品。云霄金棗,馳名中外,猶以下河鄉產的最為上乘。據云霄縣下河村《蔡氏族譜》記載:“于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下河村七世祖蔡善述任江西南豐縣主簿時,由南豐引進,初植于北門外墘洋”。下河鄉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在清末民國初年,下河金棗便遠銷新加坡、香港等東南亞各國和地區。金棗又名羅浮,屬蕓香料柑桔,亞科金柑屬,是柑桔類中小果型的栽培種。金棗果實小巧玲瓏,皮薄籽少,味濃汁多,肉質脆嫩,甜酸適口,連皮帶肉可食。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檸檬酸、鈣、磷、葡萄糖等多種營養成份。其中,維生素C、B_1、B_2含量列各種水果之冠,每百克果皮肉中含維生素C高達200毫克。用金棗果實制成的蜜金棗,具有行氣解郁、生津消食、化痰利咽、醒酒的作用,為脘腹脹滿,咳嗽痰多、煩渴、咽喉腫痛者的食療佳品。常食金橘還可增強機體的抗寒能力,防治感冒。《云霄縣志》農業卷介紹:“云霄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一般春多陰雨,夏秋高溫多雨,時有臺風暴雨,晚秋、初冬涼爽,冬季干旱少雨,光照熱量充足,年均無霜期347.4天。下河鄉的村落多沿烏山山脈東北側條狀分布,氣溫偏低,日溫差相對比全縣大多數的鄉鎮大,灌溉方便,是全縣水果主產區之一,非常適合金棗的種植,素稱“水果之鄉”的美譽。每逢新春佳節,云霄人家家戶戶皆用金棗茶、冰糖金棗接待親朋戚友,并互相祝福:吃金棗,年年好。

制作蜜金棗主要原料:金棗,白砂糖,《云霄縣志》記載:“以利刃劃破果皮至腹,用殼灰水或鹽水腌制5~7天,取出去核,以清水洗凈咸酸雜質,再加白糖制成蜜果,外添熟糖溶液,珍藏可以長年不敗。”蜜金棗以色澤透明鮮紅,味無辛酸苦澀為佳。
金棗是福建云霄縣傳統的種植品種。金棗的產量極高,采摘期長,但花工大,鮮食量不多,又一直受到“龍眼、荔枝熱”至“枇杷熱”的沖擊,本地沒能形成商品化加工,鮮品只能遠銷廣東潮汕一帶,收購價格受制造商產銷量的控制,時好時壞,經濟效益不穩定,益利達食品加工廠建于2011年,是云霄縣最專業的一個金棗加工企業,在沿襲傳統的制棗技術基礎上,自己不斷研發新技術新配方,按照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生產,以鮮金棗為主要原料,添加適量的食用鹽、甘草、丁香、葛根、砂仁等為輔料,經加工、鹽制、頂煮消毒、調配、腌制、干燥、修整、包裝等工藝制成的金棗蜜餞。精制的金棗系列產品突出天然、綠色、健康,在產品加工配方中添加藥食同源的植物,使金棗產品更具養生保健功能,能理氣,解郁,去口臭,止渴,消食,醒酒,品嘗起來口感極佳,回味無窮。加工廠年產值達1000萬元,產品遠銷臺灣,在國內市場上也大受歡迎,2013年僅在農博會上就賣出1萬多元,可見人們對云霄金棗的喜愛。益利達食品加工廠是云霄金棗加工業的領頭軍,讓云霄金棗的價值得到了提升,同時也是對云霄金棗種質資源的一種保護,給果農種植帶來了信心與希望,使云霄金棗逐步重現輝煌。

“下河金棗”列入“百度百科”詞條。2012年,云霄縣農作物科學研究所申請注冊的“下河金棗”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授予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相關文獻資料有《福建熱作科技:云霄名果—金棗》、《福建農業:云霄縣下河金棗栽培》、《農村實用工程技術:農業工程-云霄金棗漫話》等,2012年12月17日,福建農業信息網刊文:“云霄縣益利達引領金棗產業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網站、第一食品網、八閩三農網做了轉載。2013年2月21號,漳州新聞網刊文《云霄下河金棗暢銷海內外》、2013年11月06號,新農村商網刊文《福建云霄下河金棗產銷兩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