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村入戶,步履不停;
運輸車輛,川流不息;
鉤機轟鳴,墻體倒塌;
……
云網訊(吳若陽 郭鈺培 文/圖)3月28日,在下河鄉的各個村野中正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一天之內,4家牛蛙養殖場、4家生豬養殖場在挖掘機的隆隆作業聲中被夷為平地,與之相伴的還有30余間小型生豬養殖點完成去功能化。


據悉,此次整治拆除行動由下河政府牽頭組織,聯合縣環保、海洋漁業等多個執法部門,組成專項整治工作組,出動執法人數近百人,執法車10余輛,挖掘機2臺次,共清拆非法牛蛙養殖場4處9000平方米、豬圈1200平方米,削減生豬存欄近百頭,以鐵腕手段有效推進違章禽畜養殖整治“攻堅戰”。
為生態加碼,從源頭減負,專項整治也讓周邊群眾紛紛拍手稱快。“原來我們都是在河里游泳、洗衣服,后來牛蛙和生豬養殖多了,水越來越臟?,F在政府幫我們把污染源拆了,再把河道清好,河水就能回到原來的清澈,真是太好了?!?/span>
“車圩水源地關系著全縣數十萬人口的安全飲水,整治面源污染、打贏環保百日攻堅是硬指標、硬任務,我們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壯士斷腕的勇氣,重拳出擊,確保整治工作落到實處?!毕潞余l黨委書記朱光勇表示,自縣委、縣政府“生態環境保護百日攻堅行動”啟動,下河鄉黨委、政府第一時間響應號召,組織成立生態環境保護百日攻堅行動小組,從“拆、轉、治、清、管、查”六個方面綜合發力,以禽畜養殖業污染整治為重點,采取“立即關、堅決拆、綜合治、長效管”措施,打響“水、陸、空”全方位環保整治攻堅戰。


在鐵腕整治的同時,下河鄉還積極幫助養殖戶謀劃未來,從根源上避免“反彈”?!碍h境要整治,村民的生計也要保”,主動幫養殖戶尋找客商,組織開展農技、職業培訓,為養殖戶謀劃新產業……一項項長效治理措施,讓養殖戶們大多從最初抵觸拆,到現在的等著拆,甚至是主動自拆,“生態立鄉”成了大家對未來發展的共識。“現在大家都很注重綠色、健康的生活,我更看好生態農業的發展前景。”車圩村退養戶吳榮華說他正計劃著利用豬欄拆除后這塊5畝的地,建成一個小規模的食用菌種植基地。
下河鄉“百日環保攻堅”畜禽養殖污染集中治理獲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零容忍重拳出擊,打消了養殖業主的僥幸心理和觀望情緒;長效治理,為養殖戶“華麗轉身”提供了新選擇。下一步下河鄉將進一步加大管控力度,對治污控污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以長效治理實現杜絕反彈,持續優化全鄉環境,讓青山綠水常在,完美打贏這場污染整治“殲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