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網訊(蔡江龍 文/圖)4月11日,縣委書記王金獅帶隊前往東廈鎮調研我縣現代農業建設和“五古”保護情況,暨古厝、古橋、古街、古樹、古牌坊等歷史文化資源保護修繕工作。
在佳洲島綠洲智慧大棚,縣委書記王金獅實地察看了太空椒的種植情況,了解太空蔬菜培養基地、農業互聯網中控中心和智能蔬菜大棚等智慧農業設施。王金獅同志指出,我縣要立足區域優勢,明晰主導產業,培育發展特色產業,打造出高標準、多特色的智慧農業園區,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佳州島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耕地面積有6700畝。今年來,按照特色現代農業競賽項目核心示范園“六個一”建設要求,現已初步完成了園區展示牌、園區規劃及培育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范帶動等前期工作,續建或新建7個融合產業發展項目,年度預計投資5168萬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910萬元。
隨后,王金獅一行來到縣供銷社農資公司高塘配送中心,實地調研化肥、農藥等農資的儲備、供應和價格情況。他對供銷社落實農資冬儲計劃,有效保障全縣農資供應給予充分肯定,指出:現在正值春耕備耕之際,供銷社要積極主動搞好為農服務,充分發揮經營網點的作用,確保農資儲備、配送、質量、價格四個到位。
東廈鎮荔枝嶺因山上有一株469年的古樹荔枝王而得名。今年初,船場村自發成立“開發荔枝嶺原始森林公園理事會”,每天上山的民眾平均有400多人,上山的群眾都主動提著沙石到山頂,以備設施建設之用。王金獅一行深深感受到村民投身家鄉建設的熱情,也跟村民一起提著沙石上山。


王金獅同志指出:荔枝古道的歷史文化遺存都鐫刻著云霄人民的記憶,彌散著濃濃的鄉愁,我們要用“老眼光”看待歷史資源,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做到應保盡保、修舊如舊,盡可能原汁原味地留住文脈。在加強保護的基礎上,與建設、利用統一起來,與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結合起來,讓“五古”——暨古厝、古橋、古街、古樹、古牌坊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縣委常委黃佳生及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一同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