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12月26日,《福建日報》刊發(fā)了一條消息:省長電子信箱正式開通。今后,老百姓登錄福建省人民政府網站,點擊“省長信箱”可以了解到有關信訪工作的政策、法規(guī),填寫“人民信訪表”即可發(fā)送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反映和建議。
這成為架設在省長和群眾之間的橋梁。試運行期間,就有不少省內外群眾、海外人士通過互聯(lián)網向“省長信箱”發(fā)送電子郵件,提出積極的建議。
在寧德工作期間,習近平就強調,造福于民,要與民相知心,切實改進領導作風,深入群眾,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
1985年,為方便群眾撥打報警電話,也為提高接警后的出動速度,漳州設立了110報警電話,以“有警必接、有難必幫、有險必救、有求必應”為目標,贏得了“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110”的贊譽,于1990年率先建立110報警服務臺和快速反應機制。
1996年8月,公安部在漳州召開全國城市110報警服務臺建設工作漳州現(xiàn)場會,中心議題是通過學習“漳州110”的先進經驗,推進110報警服務臺的建設。9月18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在福州了解了“漳州110”為民服務的感人事跡后,提筆寫下“人民的保護神”六字感言。10月21日,習近平到漳州實地考察110報警服務工作和隊伍建設。他進警營、到崗亭,找執(zhí)勤民警了解工作和訓練情況,對“漳州110”高效的工作方法非常滿意。他指出,110報警服務臺的工作,事關群眾工作的基礎,是黨委政府聯(lián)系群眾的重要渠道,同時也密切了公安機關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他勉勵大家發(fā)揚警隊優(yōu)良傳統(tǒng),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1997年,“漳州110”被國務院授予“人民的110”榮譽稱號,此后“漳州110”的經驗做法在全國全面推開。隨著110報警服務越來越多,黨委、政府協(xié)調相關部門對群眾求助進行分解,即110社會聯(lián)動,及時將非警務警情轉給有關部門處理。現(xiàn)在的“12345,有事找政府”正是由此演變而來。2021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fā)布福建省“漳州110”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習近平同志當年倡導學習‘漳州110’的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影響越來越顯現(xiàn),這對我們的警力下沉、面向群眾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對公安干警樹立群眾觀念、時刻貼近群眾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時任福建省公安廳廳長陳由誠表示。
為市民提供免費法律服務的“148”公共法律熱線,同樣在習近平的關心下發(fā)展壯大。
2000年2月,設立全省統(tǒng)一的“961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服務系統(tǒng),被確定為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要求“切實把這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實事辦實、辦好,使之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開心鎖’‘連心橋’‘守護神’”。
如今,“96148”名稱幾經更迭,升級為“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作為福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重要載體,“12348”面向群眾和社會組織,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詢和應急法律援助等各項法律服務。
“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擺在第一位,把實現(xiàn)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才能夠得到人民的支持。”“我們在政府機關工作的每一位同志應牢牢記住,人民政府的權力是人民給的,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我們要牢記政府前面的‘人民’兩個字,代表人民的利益,為人民謀利益。”2000年1月6日,當年的首次省政府黨組(擴大)會議上,習近平的講話擲地有聲。
內容節(jié)選自《閩山閩水物華新 習近平福建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