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年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后,全民健身成為一項系統工程在全國推行。特別是2001年7月13日,北京贏得2008 年奧運會主辦權,舉國沸騰。群眾把關注、支持奧運的熱情轉化為行動,全民健身運動空前蓬勃開展。“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的理念愈發深入人心。
2001年10月8日,國慶節剛過,習近平從北京探親回來,把時任副省長潘心城叫到辦公室,指示他要進一步加強公共場所安裝全民健身體育器材的工作,方便人民群眾參加體育鍛煉。
就如何發展全民健身運動,習近平與時任福建省體育局局長蔡天初也有過多次談心。
“體育不僅僅有競技體育,還有全民健身運動,還有體育產業,還要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教育,這四個部分的內容都要抓,缺一不可。”習近平的話給蔡天初指明了方向。
在習近平看來,落實好“奧運爭光計劃”和“全民健身計劃”不可偏廢。他說,搞體育不要只看到金牌、只抓金牌,也要注重全民健身,要把全民健身列入省政府每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中,要為群眾提供公共健身場所,提高人均活動場所面積,提高體育活動人口數量。
2002年,“全民健身路徑”工程被列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
蔡天初向習近平匯報了“全民健身路徑”工程相關情況,希望他抽空過來看一看。
2002年2月19日,春節長假后上班第一天,早上6點多,習近平就來到福州市鼓樓區五一廣場和北江濱金沙園現場察看柔力器、擺腿器、單雙杠等健身器材。“要看就早點來,看一看群眾晨練的情況。”習近平說。
在閩江邊上的一條“全民健身路徑”,習近平到擺腿器上搖了搖,還走到籃球場投了個籃,球直接進了。“看準了就要投。”他說。
他還與一位生產體育健身器材的企業家交談,特別交代“你們企業一定要保證體育器材的質量,確保群眾健身安全”。
對全民健身點的建設情況,習近平很滿意。他說,為民辦實事就是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全民素質。
自2002年起,福建省把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全民健身活動作為每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先后完成了“全民健身路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點”“鄉鎮文體中心”“登山步道”“城市社區多功能運動場”等為民辦實事項目,為個體健身搭建平臺、提供多元服務,全民健身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為紀念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從2009年起,每年8月8日被國家確定為“全民健身日”。2014年10月,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
內容節選自《閩山閩水物華新 習近平福建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