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張湉?朱淮杰?何淑慧)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政之所向、發展所需、民心所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等不來、也送不來,要靠廣大農民奮斗。村黨支部要成為幫助農民致富、維護農村穩定、推進鄉村振興的堅強戰斗堡壘。”去年來,云霄縣堅持黨建引領,推進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互融共促,做好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的結合文章,聚焦“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三大目標,科學運籌,扎實推進,現代農業呈現出新亮點、農村環境展現出新面貌、強村富民邁出了新步伐,全縣“三農”工作實現了新發展。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村莊規劃既要摸清鄉村資源的家底,完成農村生產、生態、生活空間的合理布局,又要分析資源要素,科學確定村莊發展定位。云霄縣火田鎮瓦坑村在村莊規劃中因地制宜,讓規劃能用、管用、實用、好用,助推鄉村振興圖景變實景。
走進火田鎮瓦坑村,放眼望去,到處都可以看到綠意盎然的青棗樹,現在樹上還沒有結果子,過段時間,一顆顆小小的青棗就會掛滿枝頭。今年,瓦坑村申報創建青棗一村一品省級示范點,完善道路硬化、排灌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青棗產業發展。
瓦坑村以農業產業收入為主,主要種植青棗、枇杷,建有1個產業基地,全村青棗、枇杷種植面積1500余畝,每年可創收1700余萬元。青棗收成后,可剪枝套種大豆、花生等糧食作物,提升耕地使用率。村里有23個收購點,對臨近村的枇杷、青棗進行收購,保證果實存量,結合互聯網和電商服務,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達到增產增收。
產業要發展、村莊要富美。瓦坑村全面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開展“清潔攻堅清零”行動,改善村容村貌,促進鄉村振興。
瓦坑村,原名為華瑤卿村,位于云霄縣北大門火田鎮山區,土地總面積7700畝,轄后門和瓦坑兩個自然村,全村有566戶2060人,是縣級扶貧重點村、革命老區村。近年來,瓦坑村緊緊圍繞“鄉村建設穩步提升、產業發展活力增強、村風民風向上向善、基層黨建引領有力發展”目標,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鄉村振興圖景變實景離不開瓦坑村黨支部的帶領。
瓦坑村黨支部是“三級核心網絡”發源地,下設4個黨小組,黨員隊伍強大,共有黨員69人。村兩委班子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精誠團結,齊心協力,各項工作成效顯著。由于工作表現突出,瓦坑村黨支部2016年至2021年連續獲得四星級黨組織榮譽稱號。
“今后,瓦坑村將以產業為基礎、文化為魂、鄉村振興為目標,做好三篇文章,打造綠水青山新瓦坑。我們將培育產業特色,依靠自身資源優勢及青棗、枇杷、蜜柚、荔枝種植傳統歷史優勢,‘引進來’與‘走出去’,建設好青棗一村一品省級示范點;與村內種植戶合作,延長產業鏈,結合互聯網和電商服務平臺,與兄弟村共同開發直播帶貨形式,拓展銷售渠道。”瓦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林惠妹介紹道。
瓦坑村將以垃圾清運、污水治理、拆舊拓新、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持續抓好生態環境保護,深化打造人文瓦坑,加強恒升樓、曙陽樓等古建筑的修繕和紅色遺址的保護,講好鄉村人文故事,促進鄉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