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網訊(吳志宏 藍培蘭 文/圖)初夏春留香,徜徉在青青馬鋪的群山深處,百鳥啾啾,萬木蔥籠,清新自然的田園秘境,和諧恬淡的詩意風光撲面而來,散發出歸園田居的魔力……從寬敞整潔的通衢大道到步步是景的鄉村阡陌,從消失不見的豬圈旱廁到綠衣盎然的宅前屋后,發生在青青馬鋪的這場喜人變化,正在無聲地展示著全鄉生態環保百日攻堅行動的的煌煌“戰果”。
今年以來,馬鋪鄉緊緊圍繞全縣“三抓三比,十項競賽”和“百個項目大比拼”的指揮棒、主旋律,把“抓生態,比城鄉環境”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百日攻堅行動放在重要位置來抓,通過上下聯動、區域協作、部門統籌、全民參與,緊盯“重點”、直擊“痛點”、攻克“難點”三個抓手,全力打好“生態環保”這場戰役,生動實踐譜寫了“青青馬鋪,生態田園”的精彩篇章。
緊盯“重點”部位,打好“攻堅戰”
4月24日的晚春傍晚時分,粗溪溪江心洲畔滿是休閑放松的群眾,小孩卷起褲腳戲水,老年人聚在一起拉家常。“去年這處江心洲的兩側溪河水流不暢,雜草叢生,溪中有時還漂浮著垃圾,真沒想到如今這里變得這么美,村民們走在溪畔,滿面透著幸福。”粗溪村的黨支部書記何源清笑著告訴筆者。

建成后的萬里安全生態水系項目
這前后的變化正是得益于馬鋪溪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建設試點項目的實施以及該鄉多項重磅整治“鐵拳”的組合出擊。改善農村生活環境,關鍵是要突出關鍵抓重點。在環境保護百日攻堅行動中,馬鋪鄉緊盯“水、陸、空”三個“重點”重點領域,全力攻堅整改。“活動開展以來,我們主要著力抓好‘兩個處理面’、‘三條禁止令’、‘四大工程方’,即,全力抓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兩個處理面’,堅持嚴禁引辦工業企業、嚴禁鉤機上山破壞水土生態、嚴禁畜禽養殖污染“三條禁止令”,依托生態水系項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景觀帶項目、水源地保護項目等‘四大工程方’”,談及馬鋪鄉環境百日攻堅行動的系列舉措,該鄉分管環保保護工作的主任科員沈少偉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組織執法力量,拆除禁養區生豬養殖場
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以來,該鄉對資源景觀帶沿線道路所有綠化帶進行徹底排查,消除斷檔斷帶現象,補植花草近萬株,同時,還組織開展環保專項整治行動12次,出動執法人員1300多人次,已清退牛蛙養殖池2處,關閉拆除豬圈333處,轉移處置禁養區內生豬上萬頭,拆除面積達2.5萬平方米。
直擊“痛點”問題,打好“殲滅戰”
25日清晨,在位于馬鋪鎮區周邊的垃圾中轉站,巧遇保潔工人小何,伴隨著機器轟鳴聲,他開著垃圾清運摩托車,掉頭、倒車,傾倒,壓縮軸升起……滿車垃圾被準確無誤地落入壓縮池。他介紹,“我們承包的是鎮區馬鋪村的垃圾清運工作,每天最少跑5趟,耗時要6個鐘頭以上。”

干群協力清理衛生死角,共創優美環境

建成后的污水處理站
該鄉村建服務中心主任李燦坤介紹,“該中轉站日處理量可達80噸左右,于今年3月中旬開始正式啟用。此前由于這里由于處理能力有限,造成垃圾常年堆積如山,甚至被上級列入環境突出問題的整改清單,鄉黨委、政府對此十分重視,迅速進行整改,啟用中轉站后還對周邊環境進行栽植綠化處理。”
環境突出問題是“痛中之痛”的難題,整改工作則是一項系統工程,為確保整治成果不走樣、不反彈、不回潮,馬鋪鄉通過建立“四個一”工作機制,即“一張任務書、一份責任單、一幅作戰圖、一個督查問責方案”的方式,實施掛賬銷號,對省、市、縣環保督察組傳導下壓的1個牽頭問題和17個責任問題,分別明確1個問題由1名科級領導負責牽頭抓協調,1班工作專組負責落實抓整改。同時,通過構筑鄉村兩級組合聯動,責任共擔的工作體系,實現了突出問題整改管理無縫隙、時間無斷檔、體制無疏漏,逐一清退環境突出清單數。
截至目前,該鄉已出臺問題整改措施72條,確定整改責任領導16名,組建8個問題整改專班,督促整改難點問題18件次,全面清退突出問題7個,以前棘手的環境問題得以順利解決。
攻克“難點”環節,打好“防控戰”
環境綜合整治讓青青馬鋪重煥活力,但這種活力到底能維持多久?“生態環境環保百日攻堅行動我們打了一場硬仗,底子薄、基礎差的領域都升級了,現在就是要繼續保持這份昂揚的工作激情和高壓的工作態勢,把環境整治的長效機制建立起來,讓整治成果持久保“鮮”,避免突出問題整改‘按下葫蘆浮起瓢’”,馬鋪鄉鄉長陳加山介紹說。正是基于這種認識,該鄉自我加壓,制定出臺相關約談問責監督機制,堅持從制度、從源頭等“難點”關節抓起,確保整治行動落實實處,真正讓行動盡快變成老百姓看得見的實效。一是嚴把環評準入關,強化事前控制,嚴格落實環保“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實施環保項目聯席聯審聯批制度,嚴控“污染源”發生;二是嚴把環境監測關,強化事中監管。全面落實境內五溪十六河“河段長制”,同步實施家園整治專項行動,加強“土質、水質、氣質”監測,有效提升環境監測工作水平;三是嚴把執法問責關,強化事后整改。組建鄉級環境綜合執法隊伍,并聯合縣環保局、縣“兩違”辦、縣海漁局等部門,開展專項環保治理行動,有效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嚴肅查處非法捕撈,保護庫區水域生態安全
3月以來,全鄉聯合縣級綜合執法部門開展環保聯合執法行動5次,出動執法車輛12輛次、船舶4次,沒收庫區捕蝦籠550米,捕魚絞線機6臺。
當然,與青山綠水相比,數據永遠是枯燥的。再漂亮的數據也無法替代每一位普通群眾的切身感受,更何況抓生態,比城鄉環境的工作本就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但可以相信的是,此后沉淀下來的各項制度必將為青青馬鋪繼續引深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全面提升發展新形象奠定堅實而深遠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