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在上級組織部門的正確指引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緊緊圍繞迎接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三項行動計劃、十大推進工程”為抓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推動全縣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堅持思想引領,把黨的政治建設貫穿到基層黨建的全過程各方面。深化理論武裝,在全縣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活動,高質量組織開展“三會一課”“1221”主題黨日等活動,將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機關、鄉鎮周例會的“第一議題”,在云霄融媒開設“學習二十大 村官談規劃”專欄,已展播10期。深耕紅色文化,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教育資源,推動向東渠教育實踐基地等6個現場教學點納入谷干院教學與科研基地,打造“兩點三線”教學平臺,創新推出《向東詠懷》《金鳳振翅 畬村富美》等紅色教育片,組織收看電教片591場次。深抓教育培訓,實行分層次、分批次、分類別開展黨員干部集中輪訓,舉辦各類培訓班150多場次,設置15門微黨課,開展197場“送課下鄉”活動,不斷提高黨員教育培訓質量。

堅持固本強基,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向心力。按照“夯實基礎、鞏固深化、重點突破、整體躍升”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基層黨建“153”工作制度,發揮機制引領作用促黨建工作責任落實。深入開展換屆“回頭看”工作,圍繞組織設置、工作機制、黨員教育等方面,摸排確定10個重點村進行整頓提升,全覆蓋開展村(社區)“兩委”班子運行情況分析,強力整治“胡作為、亂作為、不作為”。實施農村黨員隊伍純潔工程,組織開展排查整頓農村發展黨員違規違紀問題工作,扎實完成問題整改。深入開展農村黨支部“達標創星”工作,評定“五星級”黨組織24家、“四星級”黨組織42家,推動支部建設規范化。


堅持發展為要,持續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邁向全新的臺階。創新開展“一村一調研報告”專題活動,建立“掌上村情”數字化平臺,相關經驗做法得到時任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蔡亞東同志的批示肯定。開展鄉村振興“串點連線成片”和黨建領航示范點建設競賽活動,突出產業發展、環境整治、人才培養等主題,著力打造3條示范線,并組織開展現場觀摩拉練;下河村獲評全國特色產業億元村,縣域鄉村振興熱度指數進入全省前十,獲批籌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堅持村財增收“掛圖作戰”工作法,實行“每周一快報每季一調度”工作機制,積極探索抱團發展和“三資”管理提級監督等新模式,力促45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萬元以上。突出“黨建+生態”,創新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八個一”機制,開展“清潔攻堅清零”專項行動和“拆舊拓新”競賽活動,獲評2022年度省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重點工作成效明顯激勵縣,系全市唯一。

堅持黨群同心,積極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治理整體格局。抓實機關黨建,成立縣直機關應急志愿者隊伍,推動機關黨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到社區服務“報到”,積極服務疫情防控、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平安建設等縣委中心工作。創新離退休干部融入近鄰黨建工作長效機制,建成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志愿服務等各類“老黨員工作室”6個。實施黨建民心工程,打造5個近鄰黨建示范點,開展“鄰里相伴”“鄰里相助”等系列活動,以點帶面推動社區治理、鄰里風尚、厝邊文化整體提升。督促各村(社區)建立健全網格臺賬、實行黨員包片聯戶、明確職責任務,進一步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服務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著力破解制約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的突出問題。


堅持擴面提質,不斷擴大黨在兩新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抓好非公黨建工作,持續擴大“兩個覆蓋”,推動符合組建條件的“應建盡建”,黨組織覆蓋率達92.1%,黨的工作覆蓋率達100%。著力抓好示范引領,探索“黨建強企、村企合作、產業富民”等黨建新模式,實施非公黨建“串點連線”示范線建設工程,打造電商產業園、綠州農業、利眾誠、粵海飼料、海峽彩亮等5個兩新組織黨建示范點,我縣“黨建+電商”典型做法刊發于《全國非公雜志》。結合“百名干部掛百企”、縣處級黨員領導和鄉鎮黨員干部兼任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等活動,實行常態化走訪調研,積極協調解決企業問題訴求200多個,深化“黨企新時空·政企直通車”平臺運行,更好服務“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


堅持提振作風,著力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抓實干部選任工作,選派干部參與濱北、核電等十二個項目攻堅指揮部,注重在重難點工作一線培養鍛煉、考察識別和選拔使用干部。實施“七比一看”競賽反向約束和正向激勵若干措施,深化縣鄉村“六個一”工作機制,推進干部作風“五不”問題專項整治,有效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抓牢基層隊伍建設,舉辦整治“能力不適應”暨“一肩挑”人員履職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出臺《關于加強對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管理監督的實施辦法》,實行職業化管理和差異化考核,推動村干部履職盡責。完善第六批駐村第一書記考核管理辦法,以量化形式考核37名第一書記工作情況,提升駐村幫扶效能;統籌農村“六大員”隊伍改革,從聘準、管好、用活三個方面發力,激活鄉村振興一線力量。
堅持引育用留,為富美新云霄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聚焦市“萬才聚漳”行動計劃,開展“云聚英才”四大工程,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實施產業人才“嫁接”工程,立足我縣三大主導產業,引進省工科類青年專業人才33人,在深圳云霄商會建立全市首個異地商會引才聯絡站,有力推動產才“同頻共振”。實施專業人才“倍增”工程,柔性引進省衛生健康客座專家1人,成立8家市級以上“名醫工作室”,開展“周末坐診”超300場,為老百姓就地提供優質醫療資源。實施校地人才“孵化”工程,成立全市首家鄉村振興學院分院,以拓寬40枚地標產品銷售渠道為切入點,累計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1317人次,推動地標產品賣得好、銷得遠。實施人才服務“留心”工程,啟用云霄縣高層次人才申報系統,切實提升人才工作信息化水平;舉辦政企座談會、企業家沙龍等活動11場次,為各類人才提供建言獻策平臺。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縣組織系統各項工作將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來謀劃和開展,對標對表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要求,以實施“組織工作提升年”為載體,推動基層黨建與“三大重點任務、三大發展片區、三大主導產業”等縣委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把黨的理論旗幟舉得更高,把基層治理體系織得更密,把干部人才隊伍建得更強,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提升年”活動和“七比一看”競賽等重點工作中打頭陣、當先鋒,為譜寫富美新云霄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云霄縣委組織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