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社區集中安置點內準備了充足的物資,確保大家吃上‘熱乎飯’,還有電影看,受到群眾一致好評,有位老人家還問我能不能再多住幾天呢!”和平鄉大斜村黨支部書記李添靈自豪地說。這樣的情景并不是個例,為了避免轉移群眾“回巢”,和平鄉各集中安置點還結合實際情況設置了棋牌室、乒乓球桌等,為群眾搭建起一個個安全又溫暖的“避風港”。

此次臺風“杜蘇芮”雖未在漳州登陸,但和平鄉始終堅持“五到位”,做好正面迎擊臺風的準備:宣傳引導到位。由網格員入戶對群眾開展“點對點”“面對面”全覆蓋宣傳;通過投放定點短信、“村村響”、LED顯示屏、村區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微信群等及時做好臺風信息預告和應急防范知識宣傳,提升群眾自救互救能力;前期準備到位。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和信息報送制度,共下沉鄉村兩級干部345人,認真做好巡查排查、轉移避險工作;建立由371人組成的鄉、村兩級應急救援隊伍,確保每村各配備一支不少于10人的救援隊伍處于待命狀態;組建11人的行道樹清理隊伍,配備7臺挖掘機、2臺運輸車和2把油鋸等搶險物資。對23個鄉、村(社區)物資倉庫進行清點和更新,配齊安全帽、救生衣等25類應急物資并建立臺賬;23個避災點全部開放,明確專人管理,確保后勤物資齊全、充足;隱患排查到位。11個在建工程全部停工,加固設施、撤離人員;4個非景區景點、22間宗教及民間信仰場所全部關停,布置警戒線和警示牌;2座小(1)型、6座小(2)型水庫,全部提前放水,保持低水位運行,并加強對西溪、莆頂溪沿岸及內山圍塘等的巡查;轉移安置到位。全鄉高陡邊坡、地災點等危險區域住戶184人,自主摸排危房住戶5人、瓦房戶1413人、鐵皮房戶57人,全部于7月27日完成轉移安置;同時,用好“一把鎖”,拉實“一條線”,落實群眾轉移安置生活保障工作,嚴防轉移人員“回流”。采用集中安置和就近安置相結合的方式,設置由各駐村工作隊為責任人的集中安置點30個,制定7條工作規范,就近安置人員由跟管人員負責落實轉移安置;復盤總結到位。

7月31日,和平鄉召開防御臺風“杜蘇芮”復盤工作會,回顧總結本次防風防汛工作情況,針對薄弱環節查漏補缺。今后,和平鄉將立足防大災,充分發動群眾做好準備;立足服務群眾,靈活方式方法;立足責任落實,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立足快速準確,強化落實能力,四步一體全面提升防臺防汛工作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和平鄉 通訊員:吳美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