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步村是云霄縣著名的革命老區村,是中央紅軍東路軍曾經眷顧過的紅色沃土,是梁山西麓地區早期革命的一面旗幟。
1931年8月9日,中共漳州縣委將閩南游擊隊第一支隊改稱閩南紅軍游擊司令部。同年秋,部分游擊隊員挺進梁山西麓地區,來到浯田、荷步一帶鄉村,向貧苦農民宣傳革命道理,撒播革命火種。

1932年4月20日,中央紅軍勝利攻克漳州。4月24日,一舉攻破漳浦縣城。4月26日,中央紅軍兵分兩路挺進云霄。駐守云霄縣城的國民黨四十九師望風而逃,退據詔安。紅軍駐漳期間,荷步一帶鄉村全部赤化,村村建立赤衛隊、農會;宣傳黨和紅軍政策,籌款籌糧,發動青壯年參軍參戰;同時鎮壓反動地主豪紳,橫掃反動勢力。紅軍離漳后,國民黨軍隊瘋狂反撲,荷步村暫停公開的革命活動,轉入地下斗爭。
云霄縣委史志室三級主任科員方志南說:“1932年冬,漳州中心縣委派遣地方工作人員周木,就是我們荷步人,到荷步、古樓一帶開展革命工作,黨組織交給周木的任務是發動群眾籌款籌糧,接濟在梁山一帶活動的紅三團。”
1933年6月間,紅三團幾經征戰,兵員銳減,傷病員多,經濟困難。

“荷步的周木為了解決紅軍的兵員問題,除了在我們荷步村發動了周樹良、周其來、周紅毛等20多人參加紅軍外,還到白塔、竹塔、埭洋、及漳浦的庵兜、嶼頭去發動群眾,設立聯絡點,輸送兵源進游擊區,壯大紅軍隊伍。為了解決紅三團的經濟問題,周木除了在荷步村發動群眾,捐獻糧食外,還把祖輩‘走大船’經商的積蓄拿出來,隨后又賣掉了自家的田地、住宅,最后,又把全家賴以生計的1畝多良田典當300銀元,全部款交給紅三團,以解決部隊的燃眉之急。”云霄縣委史志室三級主任科員方志南說道。
1934年初,紅三團團長張長水率兩個連和教導隊挺進梁山,派遣地方工作人員進入荷步,開展宣傳活動,農協會成員不斷增加,活動方式也由秘密轉向半公開。

1935年11月5日,國民黨云霄縣長孫永年派遣云霄縣保安大隊進駐荷步村,抓走了荷步村民43人,隨后,保安隊把這43人全部投進云霄縣監獄,進行嚴刑拷打。周水清、方四海、黃上吉、周阿意、周和尚5人被活活打死在獄中,周憨獻、周端、周河塘、方木在4人被槍殺于云霄縣城經堂口刑場,荷步的革命事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從1931年秋至1935年冬,荷步是梁山西麓地區早期革命斗爭的一面旗幟。以周木為杰出代表的荷步人民前赴后繼、傾力支援革命,作出重大貢獻,也付出巨大犧牲。這里是名副其實的“中央紅軍村”。(朱淮杰?馮汪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