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彩虹增能計劃”志愿者骨干培訓班活動現場,云霄縣首屆道德模范、彩虹公益聯合會會長張瑞勇講述了帶領成員開展志愿服務、12年暖心幫扶青少年兒童的故事。
凝聚“微”力量,傳遞“心”溫暖。為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志愿服務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品牌化,8月中旬以來,云霄縣教育局、彩虹公益聯合會、七彩虹志愿服務隊、彩虹社工中心等部門創新培訓模式,由“大水漫灌”轉變為“精準滴灌”,聯合開展一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骨干志愿者培訓活動。
教育系統志愿隊、彩虹團隊等單位堅持問題導向,瞄準薄弱短板,著力在骨干志愿者能力建設方面下功夫,不斷優化志愿者培養機制,以“內部”充電、外部“蓄能”、線上“賦能”的教育培訓模式,為骨干志愿者拓寬一條成長成才的“快車道”,培養“當下有活力、發展有潛力、未來有競爭力”的志愿人才,助推骨干志愿者“量質雙升級”,提升隊伍的組織能力、策劃能力、管理能力等。
總有一種精神,穿越時空,燭照前路;總有一種力量,生生不息,催人奮進。活動中,志愿者們分享了各自的公益初心和自己參與志愿服務的感悟。針對于志愿者隊伍干實事能力強,理論知識相對薄弱,活動主辦方邀請有關專家和志愿服務優秀工作者開設講座或分享會,圍繞志愿團隊培育、管理與激勵、項目全周期管理,從志愿者、志愿服務、志愿服務活動、項目設計、項目運營等方面進行延伸,著重強調志愿者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為現場志愿者獻上一份志愿服務指南大餐,并對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建設、制度建設、隊伍建設、活動組織等方面進行再強調,進一步明晰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工作方向。
讓愛心起航,將未來點亮!培訓充分結合云霄志愿服務實際情況,開設政治教育、通用知識、服務技能和實踐鍛煉四個培訓模塊。創新“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必學與選學相結合”“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班隊輔導與小組研討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充分利用相關優秀資源,提升志愿者培訓實效性。大力倡導和鼓勵各類志愿團體及志愿者發揮專長,設計有主題、有特色、有內容的志愿服務項目,既滿足群眾普遍、共性的現實需要,又滿足差異化需求,努力實現志愿服務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云霄縣教育局?通訊員:林敏 張瑞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