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思踐悟新思想,砥礪奮進新征程。云霄經濟開發區馬山村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優化發展布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常態化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推進三產融合,鄉村建設按下“快進鍵”,鄉村面貌煥發新顏。
日前,在馬山村口袋公園內,已有不少村民“相聚”在這里,老人們忙著鍛煉身體,小朋友玩著滑梯和蹺蹺板,現場一片歡聲笑語。一塊小小的休閑綠地,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云霄經濟開發區馬山村村民張麥粒說:“以前這里臟亂差,蚊蟲很多,通過整治建成了小公園,每天都有很多人來這,很熱鬧,還設置了許多運動器材,周圍小孩大人都過來玩。”
旱廁、雜亂的空地變身充滿綠意的“口袋公園”,馬山村因地制宜開展口袋公園、小廣場等微改造,激活閑置空間,提升了馬山村的“生態顏值”。
云霄經濟開發區馬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文龍表示:“馬山村持續提升全村面貌,以“拆舊拓新”為切入口和發力點,打造出家門口游園示范樣板,開展“小游園”建設項目,在設計中加入健身器材、蹺蹺板滑梯等游樂設施,把群眾身邊“臟亂差”的地方變成可觀、可游、可憩的休閑綠地。馬山村還立足現有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做好村莊規劃和產業布局規劃,立足枇杷和荔枝兩大特色產業,著力培育特色農業產業,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馬山村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擦亮鄉村振興底色,干凈優美的環境讓這里村民生活更舒適,然而這樣的“幸福”還在持續加碼。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所在,只有產業興旺,才能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持久動力。馬山村在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中,還積極探索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加強林太史公陵園等人文勝跡的保護、開發和利用。馬山村在黨建引領下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徑,如今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一幅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云霄經濟開發區馬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文龍介紹:“馬山村積極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品牌,將林太史公陵園、廉政文化公園及村內多個文保歷史建筑串連起來,實現文旅融合發展。下一步,馬山村將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新模式,依托緊鄰工業園區和動車站、高速路口的區位優勢,致力于打造“產城融合示范村”,奮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湯金梅 方楚楚?通訊員:張文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