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云霄縣下河鄉坡兜村以省紀委監委掛鉤幫扶為契機,把產業培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立足畬村資源稟賦、資金優勢,精耕深耕林下經濟,不僅美了當地生態,也富了群眾口袋。
走在坡兜村的劍蕩山森林步道上,沿途都是高聳的樹木,步道兩側套種的七指毛桃、血葉蘭長勢喜人,在不破壞原生態的環境下,套種中草藥材,不僅可以增加山地利用率,還能提高經濟價值。

據省紀委監委掛職干部、云霄縣下河鄉黨委副書記楊大鵬介紹“2023年我們坡兜村種植七指毛桃三千多株,收成后產量可以達到三萬斤,產值可以達到三十余萬元。在種植七指毛桃之外,我們坡兜村還種植了血葉蘭,種植了有四萬多株,產值可以達到8萬元。下一步我們坡兜村還會擴大林下經濟種植的面積,預計明年會投入大概七八十萬元的資金,來發展具有畬村產業特色的七指毛桃等畬藥。”

林下經濟是一種充分利用資源的高效經濟模式,不僅有林下種植,還有林下養殖。在坡兜村大窟田,村辦企業引進云霄縣山哈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經營荔枝林下養雞產業,通過流轉農戶手中荒廢荔枝林地,建設標準化養雞場,采用生態放養模式,打造坡兜山哈荔枝土雞名片。
云霄縣山哈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利州說:“我們現在的這個養殖模式是一個生態立體種養模式,上面是荔枝,下面養雞,雞的糞便可以給荔枝當肥料,荔枝上面的蟲子和爛果又可以給雞當食物,我們目前的規模年出欄量一萬多羽,雞蛋產量可以二十多萬枚,每年收益可以達到一百四十萬左右,所以說這個是現在比較有可行性和科學性的生態立體種養模式。”
林下經濟既流轉了土地使農民獲得租金,翻土及后續的栽種、施肥等管護工作又給附近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張湉 陳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