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霄縣緊緊圍繞“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增效年”活動和“七比一看”競賽,以“開局就開跑、起步就沖刺”奮斗姿態,抓項目、穩生產,奮力奪取首季“開門紅”。

和平鄉:連日來,位于和平鄉的福建興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項目施工現場,呈現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機、推土機和裝卸車來回穿梭,全力沖刺首季“開門紅”。據悉,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建筑面積3050m2,預計將在2024年4月竣工投產。
今年來,和平鄉以開展“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增效年”活動和“七比一看”競賽為抓手,充分利用鄉賢促進會這一平臺,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鄉賢扎根故土、反哺桑梓,助力鄉村振興。吳裕興便是回歸鄉賢中的其中一個,當他通過參加村里的鄉賢新春座談會,看到了家鄉的變化,了解了各項優惠政策后,便決定回鄉投資,為家鄉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多虧了鄉里的大力支持,安排專人為我們提供了幫辦、代辦等全方位服務,僅用了十天就完成了項目用地選址、營業執照注冊、施工隊入場等工作。”吳裕興介紹道。據了解,該項目投產后,通過采用無土化栽培技術,可年產豆類制品約2800噸,輻射帶動80余人就業。
打好“鄉情牌”,留住“歸鄉雁”。下階段,和平鄉將繼續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推進鄉賢促進會規范管理、高效運行、健康發展,進一步加強與廣大鄉賢的聯系,為鄉賢回歸創業提供“一站式”專班對接服務,匯聚鄉賢之力,共繪振興圖景。

縣農業農村局:連日來,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前往東廈鎮浯田村現場分析鹽堿化耕地情況,指導因地制宜開展鹽堿化耕地種植水稻。
為深入挖掘糧食擴面潛力,穩定糧食生產,進一步挖掘沿海埭田增糧潛力,縣農業農村局努力探索發展鹽堿化耕地種植水稻,扛穩糧食安全“壓艙石”重任。2023年縣農業農村局在東廈鎮竹塔村建設鹽堿化耕地種植水稻示范片,為我縣鹽堿化耕地改造開發積累了一定經驗。因灌溉條件不完善,東廈鎮浯田村部分田塊存在耕地鹽堿化嚴重的現象,降低了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影響了農業生產和農民種糧積極性。
經過相關技術分析和研究,2024年縣農業農村局將在浯田村、竹塔村示范種植袁種1號、廣紅3號、固廣油占等耐鹽堿水稻品種,當前兩地已開展稻種育秧和大田耕整工作,農業技術部門將繼續做好對耐鹽堿水稻栽培技術研究和經驗總結,切實落實藏糧于技戰略,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和平鄉 云霄縣農業農村局 通訊員:羅育賢 方艷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