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0日,“同沐陽光,共拒欺凌:云霄縣防范學生欺凌專題活動”拉開帷幕,計劃走進中小學校開展30場宣講活動,覆蓋3萬余名師生、1萬余名家長。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增強法治觀念,努力做到學法、懂法、用法、守法,做到自重、自律、自愛、自強。

該專題活動由云霄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提供業務指導,云霄縣委文明辦、云霄縣人民檢察院、云霄縣教育局等單位主辦,縣彩虹公益聯合會、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七彩虹志愿隊、彩虹社工中心、教育系統志愿隊及各學校承辦。宣講活動結合當前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特點,通過真實案例、視頻資料、法律解讀、現場問答等方式,以案釋法、以案學法,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告知學生實施欺凌行為的嚴重后果,切實做到明規則、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學會正確處理與同學間的關系,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法律意識,努力爭做一名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好學生。

蓄力賦能,組團式服務;分門別類,分眾化備課;寓教于樂,互動式宣講;入情入境,沉浸式體驗;凝聚合力,全方位護苗。宣講活動形成高位推動、上下聯動、內外齊動的工作合力,形成“行政推動、部門聯動、社會協動、家校互動、教師主動、學生能動”以及“部門全融入、學校全覆蓋、師生全參與、家庭全關注、專題全涵蓋、考評全過程”的“六動六全”工作格局,著眼分眾化、做到全覆蓋、確保聽得懂、見實效。宣講活動沒有教條式的生硬說教,而是用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啟迪孩子們,種下法治的種子。既有媒體視頻中的情節引用,也有互動式情景模擬,還有令同學們困擾已久的謎團解答,以及現場教授的錦囊妙計。“面對面、零距離、點對點、求實效”,確保同學們能“聽得進去、學得明白、記得牢固”,引導學生明確法律底線,遇到欺凌時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堅決抵制學生欺凌的發生、提升自我防護。

講什么、給誰講、怎么講、講多少……本次宣講活動確定小學生篇、中學生篇、校長篇、教師篇、家長篇、社區篇和通用篇等七個不同的“定制套餐”,宣講內容涵蓋預防學生欺凌、青春健康、精神衛生、危機干預、未保法宣傳、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及等內容。運用青春視角、年輕語態,組織開展短劇、模擬法庭、主題觀影等各類活動,設計推出一批微電影、短視頻等文化產品。圍繞“防范學生欺凌”熱點問題,發放調查問卷,分析師生群眾實際需求,為普法宣講提供依據,做到“聽真聲音,挖真問題,找真藥方”,形成“調查研究——普法宣講——意見反饋”良性循環機制。
目前,項目團隊已招募宣講志愿者20人,收集整理科普視頻70個、制作各類課件22個,印制宣傳單3萬張、購買宣傳圖書2萬冊。將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群體開展分眾化、全覆蓋宣講。
云霄縣教育部門邀請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治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學生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堅持線上線下同步持續開展校園暴力和學生欺凌防治專題宣傳教育,利用安全教育課突出防治學生欺凌這一重點內容,筑牢課堂教育主陣地;依托《道德與法治》課程,為學生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知識,增強防范意識;充分發揮學校法治副校長作用,通過班(團、隊)會、短視頻、模擬法庭等形式,強化學生法治教育,提高對欺凌和暴力行為嚴重危害性的認識,幫助學生了解并有效地抵制身邊的欺凌行為。整合預防欺凌力量。遴選師生安全信息員,及時上報班級欺凌苗頭或者隱患的信息,加強校園巡查,將預防校園欺凌落在實處。加強學生培育“友善”價值觀,讓學生從靈魂深處減少直至清除欺凌的意識。定期組織摸排校園欺凌線索,加強對有欺凌傾向學生的教育和監管,完善應急處置流程和矯治制度,同時配合有關部門對校園欺凌案進行查處。
通過家委會、家長會、家訪、致家長的一封信、倡議書、“千名教師訪萬家”等形式,幫助家長了解學生欺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相關知識,督促家長履行監護責任,做到家校真協同、齊共育,全面營造預防校園欺凌良好氛圍。提請家長時刻關注孩子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孩子可能遭受欺凌的跡象,正確引導孩子預防欺凌。(云霄縣教育局 通訊員:張瑞勇 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