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霄縣現有林業用地面積103.39萬畝,森林覆蓋率67.81%,森林蓄積量343.8萬立方米,擁有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森林公園,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先后獲評“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福建省森林縣城”等稱號。近年來,云霄縣以“做深改革、做優生態、做強保護、做大產業、做實基礎”為改革重點,將森林質量提升、國儲林建設、商品林采伐改革、沉香發展等納入林業改革重要內容,先后出臺《關于持續推進林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和《云霄縣推進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工作方案》,積極探索創新,逐步形成“六個一”改革模式,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升級版,夯實水清山綠民富的綠色發展之路,對全面推進林業改革、實施“生態美百姓富”的云霄路徑具有強力的推動作用。
一是激活三權,“一松一緊”深化采伐改革。
通過減政便民和“松、緊”政策引導,做到“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和保障收益權”相銜接,使涉林服務更高效、便民、精準,有效加快商品林地類的發展,激發林業改革發展新活力。
“一松”,即放活商品林采伐。出臺《云霄縣人工集體商品林采伐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從服務站點延伸、拓寬辦證途徑、推行“委托代辦”、試行人工集體商品林由林權所有者自主確定采伐類型和主伐年齡等方面,優化提煉十三點改革措施。在全縣實行林木小額采伐告知承諾審批;對林木所有者申請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積不超過15立方的,執行取消伐區設計、精簡伐前查驗等程序,強化減證便民舉措,深化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
“一緊”,即收緊重要生態區位的桉樹采伐。為統籌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改善漳江流域水質,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同步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云霄縣部分重要生態區位林地限制發展桉樹的通告》《云霄縣重要區位限制發展桉樹專項規劃》,決定延長現有水源地一重山桉樹林的采伐年齡為10年,今后新種的桉樹將不予辦理采伐手續,將重要生態區位優先列入國家儲備林收儲范圍,加快推進省級生態林桉樹采伐改造。
二是調整林分,“一退一改”優化結構。
為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化森林結構,解決桉樹純林占比較大等問題,依托國家儲備林項目的收儲工作,“退”“改”兩方面同步開展:
“一退”,即鼓勵林農實施退桉退果。出臺《云霄縣珍貴用材樹種造林補助專項資金管理實施方案》,全面落實珍貴樹種補助政策,引導林農逐步退出水源地等重點生態區位的果樹、桉樹的種植,加強退化林修復工作,修復提升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
“一改”,改種沉香等名貴樹種和鄉土樹種。出臺《云霄縣沉香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在組織領導、資金保障、引導示范、行業管理等方面深化推進沉香產業發展??h財政加大對沉香產業發展的投入,每年統籌1500萬元作為沉香產業發展基金,打響云霄縣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目前,全縣共種植沉香6000畝,其中奇楠沉香1800畝。沉香林預計7至8年可采收,每畝產值可達9萬元,每畝利潤可達4萬元,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三是打通“兩山”,“一加一減”明確導向。
全力推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倍數效應,以“一加一減”拓展兩山轉化通道,實現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的雙推進。
“一加”,即增加村民和村集體的收入。云霄是福建省沿??h區最早實施國家儲備林項目的縣區,該項目以國企“云霄縣福圣林業發展有限公司”為實施主體,計劃總投資11.51億元,收儲林地12萬畝。目前項目已通過國家開發銀行福建分行9億元授信審核,并正式簽訂一期融資貸款合同。項目在收儲林地時以“村企合作造林”的方式,充分發揮國有林業公司專業技術、資金、經營管理、林業科技的優勢,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可有效破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存在的林地分散、投入不足、經營粗放、管理低下導致鄉村森林質量不高、林木經營收益低下等問題。目前該公司已在坪水村、峰頭村、外龍村等村莊收儲近2000畝林地,以“固定收益+利潤分成”的改革模式,實施“林票、地票”工程,拓寬村民和村集體的收入渠道,加快產業升級,實現生態優化、產業振興、綠色發展、群眾致富的有機統一。
“一減”,即積極融入雙碳計劃,發行碳票助推節能減碳。目前云霄縣峰頭水庫200畝新造林地,已納入漳州信息產業集團的碳票發行試點,標志著云霄縣碳匯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將更進一步推動全縣探索林業碳匯項目化、金融化、資產化,讓“青山變金山”“碳票變鈔票”,在助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湯一帆 張偉藝 戴園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