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全民生態文明素養,環保宣傳教育是重要基礎。近年來,云霄縣教育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類型的生態文明教育,讓廣大師生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傳播者、實踐者和守護者。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課程教學是實施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方式。各校積極將節能、節水、節糧、節材等教育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活動中,落實節能環保進校園、進課堂。開發垃圾分類、廢舊物品循環利用、動植物保護、海洋生態保護等系列課程,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文明教育,讓學生看得懂、聽得進、記得住。將生活垃圾分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融入日常教育教學和勞動教育。以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撬動一個社會的理念,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生態文明意識。
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實踐活動。充分利用“3?12植樹節”“4?22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愛鳥周”等節日,加強森林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教育。開展觀鳥觀自然社團活動、環保知識競賽、演講比賽、主題班隊會、環境主題運動會、廢物回收作品評比、校園環保板報評選、環境科普作品評選、植物DIY活動、保護候鳥等野生動物宣傳活動、環保志愿者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充分利用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勞動實踐基地、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生物多樣性體驗基地等資源,開展“互動式”“沉浸式”“體驗式”“情景式”教育。聯合相關部門和七彩虹志愿隊開展“海好有你保護紅樹林”“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等公益項目,引導師生深入了解紅樹林、保護濕地生態。
扎實做好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工作。各校鼓勵使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等有利于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產品,減少使用塑料制品和一次性物品,切實減少生活垃圾的產生;倡導“光盤行動”,嚴格控制餐廚垃圾產生量;利用互聯網及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廣無紙化辦公和教學活動,逐步減少廢紙、廢渣等廢棄物產生;通過捐贈、交換等形式實現舊物再利用。
規范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工作。各校遵循有害垃圾單獨投放、其他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原則,建立完善校內生活垃圾分類臺賬制度。在做好校內分類投放收集貯存的基礎上,積極協調和督促收運單位根據約定及時收取相應垃圾,特別是廚余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切實做好實驗室廢棄物等其他垃圾處理工作。
開展綠色學校創建。通過完善制度、滲透課堂、開展課外環境教育活動等,積極引導廣大師生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讓生態文明教育制度化、系統化。結合各學科特點,以教材為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態文明因素,選準切入點和結合點,對學生進行滲透式教育,如,道法課講節約資源和變廢為寶,強化節約意識;語文課教孩子用真摯富有感情的語言寫保護環境的習作,滲透生態文明意識;美術課指導學生用豐富的顏色描繪祖國大好河山,表達愛家愛國的情感。
云霄縣持續加強生態教育聚力共建文明家園,生態文明的種子在校園開出絢麗之花。截至2024年6月15日,云霄有縣級綠色學校40所、市級綠色學校19所、省級綠色學校3所。(通訊員:張瑞勇 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