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的大帽山,到處郁郁蔥蔥,山清水秀,宛如仙境。山腰的白石村,洋溢著勃勃生機,物阜民豐,一派祥和。在這如畫的山林村口,時常出現的那一抹藏藍,便是村民們再熟悉不過的云霄公安森林警察。
近年來,云霄公安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深化拓展新型生態警務機制,創新發展集古茶樹種源保護、森林生態修復、野生動物救助放生、涉案珍貴植物移植保護及“云霄公安警察林”建設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警務模式,為白石村大帽山構建了一道堅實的綠色生態屏障。
在大帽山,云霄縣公安局設立了生態警務工作站,與縣林業局、園嶺國有林場、白石村建立聯勤協作機制,從“防控、整治、修復”全鏈條守護生態安全,確保福建省茶樹優異種質資源保護區、秋楓自然保護小區等生態重點區域及大帽山全境得到系統性、全方位保護。
“有一只像貓一樣的動物被我養殖土雞的圍網纏住了,我怕是國家保護動物,不敢動它,你們快過來看看!”6月15日,白石村村民林先生發現了有野生動物誤觸其設置養雞的圍網,到生態警務工作站反映情況。
民警立即趕赴現場,發現被纏住的“貓”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一只腳已經受傷,民警立即將這只豹貓解救,為其處理傷口后,放歸到大帽山野生動物保護放生林。為防止再有野生動物誤觸圍網,民警與該村民進行溝通,協助其拆除了圍網,安裝硬板隔離。
為增強村民的生態保護意識,生態警務工作站采取入戶宣傳、設置展板等措施常態性開展生態保護宣傳教育,確保一旦發生涉及破壞生態的緊急情況,村民們能夠第一時間向森林警察求助。今年以來,根據村民的反映舉報,生態警務工作站及時救助放生野生動物6批次,移植涉案珍貴植物2批次。
此外,云霄縣公安局聯合縣檢察院、縣法院職能部門及園嶺國有林場,利用大帽山的宜林荒山創建了1000余畝的生態修復基地,創新推行涉林案件生態修復機制,引導涉林違法主體從生態環境的“破壞者”轉變為“修復者”,通過“辦理一個案件、恢復一片青山”,達到涉林案件懲治和生態保護雙贏的效果。
“很慶幸有這樣一個機會,既能爭取從寬處理,還能親手彌補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傷害。”涉嫌濫伐林木罪的張某十分感慨。截至6月,他已在大帽山生態修復基地完成了20余畝的造林工作,并向民警表達了繼續造林40畝的意愿。
目前,云霄公安辦理的濫伐林木、森林火災等涉林案件已實現生態修復全覆蓋,種植紅錐、建柏、紅楠、米老排等生態樹種已達600余畝,涉林案件生態修復機制成果顯著。
得益于云霄公安生態警務的持續守護,白石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自然資源稟賦日益彰顯。悠悠青山,裊裊茶香,優越的生態環境孕育了珍貴的生態野生茶群,僅一個白石村,就擁有火田大茂山茶、火田金櫻酒、火田金柑三項地標產品;對水質要求極為嚴格的光魚“游”進了水質日益凈化的橫山水庫,水庫邊綠蔭環抱的旅游民宿令人流連,保護完好的108畝古重陽木林,更是白石鄉村生態旅游的熱門打卡點……茶葉種植加工、生態旅游等產業蓬勃發展,為白石村注入源源不斷的經濟活力,鄉村振興步入了快車道,生態警務賦能生態保護、助力鄉村振興的成效充分顯現。
來源:云霄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