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必亮,北京師范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代表作曾分別于1995年和2007年兩次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六屆和第十二屆),1997年獲第三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2009年與譚崇臺、吳敬璉、劉遵義、蔡昉、姚洋一起同獲第二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
胡必亮院長參加了5月14日的開幕式、高級別全體會議和高級別會議“智庫交流”平行主題會議并發言。我們來看看他的參會感受和最新解讀。
人民論壇:胡老師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請問您參加此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什么感受?您覺得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有哪些亮點?
胡必亮:我今天(5月14日)還真有一些感受。首先,從這個時間點來看,我認為今天這個日子將被歷史記錄下來,具有歷史豐碑性的意義,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主場外交,我們從來沒有自己舉辦過這么大規模的會議,像APEC、G20都是輪流“坐莊”進行,參會成員也是固定的,而這次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不是這樣,它是由我們主持召開的,我覺得以后這種大規模會議還會越來越多。第二是“這件事”,我認為“一帶一路”很有可能會成為本世紀以來最大的一件事情,“一帶一路”經過四年的建設取得了很大成果,習主席和與會各國嘉賓都對此給予了肯定,今天“一帶一路”建設的方向更加明確了,目標也更清晰了。第三是關于這個“國家和人”,這次中國和習近平主席都得到了沿線國家的高度贊譽和充分肯定,我個人在現場感受到其他國家領導的發言都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他們對習近平主席這個人也是很認可的。第四是這次“會議”,這是一個很務實的會,不是空談,會上簽署了很多協議。第五是這次的“天氣”也很給力,讓人很舒服,凡是“大日子”都是好天氣。第六,我們來看這些“變化”,我預感一個歷史性的巨變可能會發生,比如全球化的模式可能會改變,全球治理的結構可能會改變,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下面來看看習主席開幕式演講,我認為有以下幾個亮點,首先,他提出了建設“一帶一路”的目標,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這就為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五路”。第二,他站在很高的高度,對“絲路精神”提出了總結評價,今天習主席把“絲路精神”詮釋得很好,他把過去歷史、現在和將來有機地統一起來了,他不是孤立地提這個東西,而是非常有說服力和價值。第三,據我了解這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一帶一路”是“全面開放”的倡議,只要愿意,全世界各國都是合作伙伴,這個不容忽視。第四,這次習主席把理念講得很到位,他分兩個方面闡釋,第一,我們做這個是為了什么?我們要尋求利益的共同點和最大公約數,實現互利共贏;第二,他從“我們不做什么”的角度來講,連續用了幾個“不”:不會干涉他國內政,不會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更不會強加于人。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復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這正反兩方面的解讀斬釘截鐵,真誠又很有說服力。第五,我覺得習主席的講話還有一個亮點就是一系列很務實很具體的措施。
人民論壇:習近平總書記在演講中指出,中國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請問這透露了什么信號,釋放了什么樣的機遇,您如何解讀?
胡必亮:資金融通這個措施是有針對性的,“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國家資源比較豐富,但是資金比較缺乏,這樣資源的開發就會受到限制,所以資金成為了他們推進“一帶一路”的主要制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習主席提出通過多種方式來解決資金的問題,這是希望“絲路基金”有更大的能力盡快把一些重大項目開展起來,這也是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以更多的信心,包括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也將分別提供人民幣專項貸款。所以,這一系列措施既是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開發的現實需要,也是為了與沿線國家加強合作,提升信心。
人民論壇:在“一帶一路”這一倡議下,您對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自主品牌做大做強有什么建議?
胡必亮:目前我們在“一帶一路”的產業開發、產能合作和品牌建設方面基礎還都比較薄弱,還處于起步階段。“一帶一路”的市場機會還沒有完全成熟。中小企業要改變思路,抓住機遇。中國企業走出去不是一蹴而就的,企業要冷靜,不要一哄而上,要深入研究這些機會,做好調研,規避沿線國家的政治、匯率等風險。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要特別加強自主品牌的建設,這樣有利于中國信譽的提升,也有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總之,要做好利用好“一帶一路”機遇和深入調研、防范風險之間的平衡。
(人民論壇“一帶一路”報道組記者 王卓怡 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