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臟是人體重要代謝和解毒器官,保持肝臟的健康至關重要。廈門市思明區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應正確認識肝炎,做好預防。
肝炎分類
1.病毒性肝炎。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肝炎,分甲、乙、丙、丁、戊五型。所有的肝炎病毒都是急性肝衰竭的危險因素,乙肝、丙肝病毒還有可能產生慢性損傷,導致肝硬化、肝癌。甲肝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染,乙肝、丙肝傳播途徑主要有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傳播。醫生介紹,除了病毒性肝炎,其他肝炎都沒有傳染性。
2.酒精性肝炎。長期大量飲酒造成。酒精對肝臟損傷的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總體上,飲酒量越大、飲酒時間越長,酒精性肝病風險也就越高。
3.單純性脂肪肝。脂肪在肝細胞內過度沉積造成。暴飲暴食容易造成體內脂肪代謝壓力增加,多余的脂肪沉積于肝臟,引發脂肪性肝損傷。
4.藥物性肝損傷。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藥。絕大多數藥物都需要經過肝臟代謝,亂吃藥會加重肝臟負擔,容易導致藥物性肝損害。
5.自身免疫性肝病。同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樣屬于結締組織病范疇。
肝炎癥狀
1.食欲不振。肝臟受損往往導致消化不好,嚴重的還可能出現厭食油膩、惡心、嘔吐等。
2.易疲勞。肝臟有問題,易出現注意力不易集中、頭昏耳鳴等現象。
3.蜘蛛痣和肝掌。蜘蛛痣常常見于臉部、頸部、前胸、后背等部位。肝掌則常出現手掌兩側。
4.黃疸肝。肝臟出現問題,會導致膽紅素代謝出現異常,通常表現為皮膚、尿液等發黃。
5.出血。肝臟出現異常,會造成凝血因子合成異常,導致牙齦出血、鼻子出血等癥狀。
健康提示
1.適度飲酒,嘗試戒酒。
2.甲肝、乙肝及時打疫苗預防,乙肝、丙肝確保性安全,甲肝、戊肝注意衛生。
3.請嚴格按照醫生規定的劑量服用藥物。
4.堅持鍛煉,健康飲食。避免肥胖,降低得脂肪肝的風險。
5.定期體檢很重要。
來源: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李子軒 黃伉玎 王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