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根網線,連接屏幕兩端,城鄉學校共享優質“精品課”;一場送教下鄉,同課異構促鄉村教師本領增長;一年支教走教,對口幫扶助鄉村辦學質量整體提升……近年來,云霄縣教育局深化“骨干教師牽手鄉村教育行動”,大力開展送培、帶教、送教、支教活動,扎實做好鄉村骨干教師培養工作,用優質教育為鄉村振興“強筋壯骨”。城鄉教師牽手互助,緊密聯系,常態交流,共同成長。
鄉村教育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與保障,鄉村教師是鄉村教育發展的重要支撐。云霄縣以城鄉集團化辦學為依托,在全縣范圍內開展“骨干教師牽手鄉村教育行動”,由城區優質名校牽手鄉村薄弱學校結對幫扶,通過教研聯動、城鄉互動、多元活動,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培養一支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鄉村骨干教師隊伍,名優骨干教師和鄉村教師得到雙向成長,實現“互動互聯、互助互融、互學互進”。
把牢“遴選關”。落實以縣為主的區域內校長、教師調配交流機制,每年選派城鎮學校教師到鄉村學校輪崗支教,重點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由城鎮學校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促進教師合理流動和均衡配置。從全縣骨干教師隊伍中遴選師德師風好、工作熱情高、業務能力強的義務教育段骨干教師,采取“一對一、全方位、共提高”捆綁式支援模式,加強鄉村教師教育理論、課堂教學、教科研等指導培養。實現管理共進、教學共研、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師生互動、差異互補的精準幫扶新模式。
優化“計劃關”。組建全縣7個教育共同體和5個教學教研集團,加快緊密型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步伐,推進城區優質教育資源挖潛擴容,通過城鄉學校強弱結合、資源整合、區域聯合等方式,推動鄉村學校擴面提質,一體化提升區域教育整體發展水平。通過培訓需求調研,鄉村薄弱學校需要什么,優質校就送培什么,真正實現對癥下藥、精準幫扶。制定骨干教師“帶教、送教、支教”實施方案,形成支教計劃。抓住“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匯聚“新力量”促進“新提升”,掛上“高速檔”,跑出“加速度”,變人才“輸血”為自身“造血”,確保鄉村教師能夠“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發展”。嚴格按照“以崗定補,在崗享受,離崗取消”和“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待遇越高”的原則,嚴格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制度。
守好“傳帶關”。縣教育局和縣教師進修學校分年度、學期、月、周,組織城區骨干教師采取雙向互派制、頂崗任教、專題示范等形式,深入農村學校送培、送教、支教等。創新名優骨干教師專題講座、示范課、學科會課等形式輻射帶動方式,鄉村教師匯報課、說課、基本功訓練等能力提升方式。通過“一對一”結對,“點對點”幫扶,“面對面”互動,“屏對屏”交流,實現“結親式”引領,“精準化”培養,為名師培養對象與鄉村教師能力提升搭建了一個“立交橋”,讓鄉村教師有了“名師”帶,讓城里的“名師”能夠深入鄉村,開展“走親戚”般的幫扶互助,實現“精準式”全程培養,共同為鄉村教育撐起一片天地。
暢通“交流關”。“教”學路漫漫,“研”途皆風景。云霄縣搭建“培、教、學、研 ”一體化活動平臺,把突破點放在離鄉村教師最近、離一線教學最近的地方,打通教科研“最后一米 ”,改良鄉村教師專業成長的土壤,賦能鄉村教育振興。縣教師進修學校分學校建立公共郵箱、微信群、QQ群,進一步暢通交流、溝通渠道。組織受援教師參加支援教師所在學校的公開教學、教學技能競賽、專家講座等活動,城區骨干教師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進行中短期支教。創新方式、強化組織,變分散式為集約式,變單一式為互助式,變個體式為共享式,使名師團隊輻射、引領、帶動作用發揮到最大化。(云霄縣教育局 通訊員:林敏 張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