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國家消防救援局的最新統計,從2018年起,電動自行車火災數量每年增速都在20%左右,到2023年已達2.5萬起。
其中,在因蓄電池故障引發的火災中,鋰電池類的事故占比超過6成,因電動自行車電池故障、非法改裝等相關問題造成的火災事故頻頻發生。我們先通過幾個案例了解一下。
7月31日晚上11點,江西九江市瑞昌市某小區,一輛停放在樓道內充電的電動車突然冒煙起火。幸得消防員及時趕到,很快將現場明火撲滅。經調查,起火原因初步判定為車主違規改裝電池,導致電池充電時引發電氣線路故障所致。
今年7月5日晚,北京一居民院內,有電動自行車在充電車棚起火。消防員趕到現場后迅速對起火車輛進行撲救,很快將現場明火撲滅。
北京豐臺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員 曹陽: “經過我們分析,該火災原因是因為其在某網站上購買了一塊大容量的電池,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更長時間的續航。隨后又在充電過程中發生了單體故障導致。”
類似的事故還發生在浙江金華。今年9月4日晚,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塘雅鎮某居民家門前,一輛正停放充電的電動自行車突然冒煙起火,起火位置正靠近小區的天燃氣管道。所幸消防員迅速到場,很快撲滅現場明火。若火勢進一步蔓延,后果不堪設想。
據了解,起火原因是由于車主從2樓家中拉出充電線,給停在室外的電動自行車“飛線充電”。
電動自行車火災大多因電池故障引發,而電動車大多采用鋰離子電池。有實驗表明,鋰電池一旦失火,就會迅速燃燒,3分鐘溫度可達1000℃ 。而鋰電池一旦熱失控,采用潑水、干粉滅火器和沙土覆蓋等方法,都無法將火熄滅。
今年11月1日起,《電動自行車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開始實施,對最大輸出電壓不超過60伏的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規定了必須強制性通過的安全測試項目。
凡是不符合《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等多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將一律不得生產、銷售和進口。
解決電動車充電安全問題,除了出臺強制性國家標準,還需加快解決充電設施不足的關鍵問題,防止“飛線充電”、電動自行車上樓等危險情況的發生。
目前各地正相繼制定出臺實施方案,在湖南常德,當地大力加強共享換電、智能充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車主使用便捷高效的“共享換電柜”服務。
在海南三亞,當地大力推動露天充電停車棚建設,計劃在2025年至少再建1.5萬個充電端口,滿足電動自行車車主充電需求。
在廣西南寧,有的小區物業對充電棚加裝了智能滅火系統,如遇電動車起火,電源就會被自動切斷。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