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霄縣東廈鎮地處閩南沿海、漳江出海口兩側,素有云霄縣“魚米之鄉”之稱。畢業于廈門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的博士方騰越,懷揣著對生態環境的無限熱情和對科學理論的深刻理解,通過漳州市選優生政策,回到了云霄縣東廈鎮這片充滿生機與挑戰的故鄉,開啟了她的“鄉土實踐”之旅。

作為環境科學專業的選優生,對于如何做好生態治理、守護綠水青山始終是她心中最惦記的事情。對此,主動扎根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是其破題之道。入職以來,她的辦公室不局限于四壁之內,而是延伸到廣闊的田野、溪流以及山林之中。她的身影時常穿梭在鄉間小道、田間地頭,與農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他們在農業生產中面臨的環境問題;她多次深入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勇于先行先試,積極探索互花米草資源化利用的發展新路,爭當勤思善謀的“智囊團”;她扎根蔗港溪畔、漳江河邊,運用專業的環境監測技術,精準獲取監測數據,為打造水更清、山更綠的生態東廈提供科學依據。

“鄉村要富美,既要治理環境,更要發展農業,鄉村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離不開創新科技賦能”方騰越如是說。在東廈鎮,她致力于將科學前沿理論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特別是著力推進種植、養殖及加工產業鏈中引入創新技術。立足東廈的資源稟賦優勢和農業發展條件,她充分運用專業特長,開展一系列調研準備工作,創新養殖業廢棄物轉化產品的利用機制,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力求因地制宜推動綠色循環農業發展,切實提高農業的“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三豐收”。
依托東廈山海田,扮靚云霄會客廳。環境科學博士方騰越的基層鍛煉經歷,是漳州市選優生政策的成功實踐,也是云霄縣東廈鎮綠色發展道路上的重要嘗試。在這場綠色變革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專業人才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在保護與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更見證了一個地方因人才而興、因綠色而美、因科技而進的生動圖景。我們堅信,隨著更多像她這樣的專業人才的加入,漳州市乃至整個福建省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將越走越寬,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畫卷終將徐徐展開。(來源:云霄縣委組織部人才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