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核電的1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開始向電網送出第一度電,成為全球第七臺“華龍一號”并網發電機組;
云霄抽水蓄能電站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
閩粵聯網工程完成首次大規模“全面體檢”,竣工投運兩年多以來,累計輸送電量93.49億千瓦時;
漳州市“創新創業·惠企利民”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云霄專場)圓滿收官,向外界傳遞云霄堅定不移培育壯大清潔能源產業的明確的發展信號,為投資者、企業家強信心、鼓干勁……
入冬以來,天氣漸冷,云霄縣的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卻在不斷升溫。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云霄清潔能源產業規模工業總產值占全縣規模工業的比重達46.86%;截至11月底,縣域已建成風電、光伏、儲能等清潔能源項目13個,在建、擬建、在談等各類項目20余個;預計到2025年,云霄清潔能源單條產業鏈產值將達100億元以上。
新賽道 推動清潔能源主導產業崛起成峰
綠色,始終是云霄最鮮明的發展底色。
云霄依山傍海,生態優勢獨特。早在2016年,云霄便提出培育新能源等綠色產業;2018年,“定位打造能源新城”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縣第十四次黨代會后,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舉全縣之力做大做強清潔能源等三大主導產業,突出打造“一縣一業”特色,著力培育一批新的百億級產業集群。
縣域產業崛起的路上,云霄緣何瞄準清潔能源賽道?
從外部機遇來看,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已是大勢所趨。云霄縣手握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全國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縣兩項“國字號”試點。政策東風下,全縣已形成供給、消費、技術、體制“四大革命”領域32個項目的分階段建設清單,規劃布局完善縣域充換電基礎網絡。在清潔能源領域借風行船求突破,正逢其時、恰逢其勢。
從區位布局來看,云霄縣地處漳州南部中心,毗鄰臺灣石化產業園區古雷石化基地,是廈門、深圳兩個經濟特區的中心節點,位于外電入閩、電力外送和跨區域電力交換的節點位置,具備核電、海陸風電、海陸光伏、儲能等多元新能源門類體系。向“新”發力,謀求高質量發展的云霄,必將為漳州建設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貢獻堅實力量。
從內核動力來看,云霄海岸線長、日照充足,灘涂可利用面積和核電溫排水影響區域廣闊,風電、光伏利用率高。隨著閩粵聯網工程、陳岱5萬千瓦漁光互補等一大批能源項目竣工投運,漳州核電、抽水蓄能電站、中核海上光伏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全縣新能源已裝機容量20萬千瓦,待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押注”清潔能源,既是依托資源稟賦、把握發展大勢、主動爭取未來的戰略選擇,也是加快城市內生驅動、內涵增長的必由之路。
新定位
著力建設全省清潔能源新高地
置身新方位,催生新動力。云霄縣如何走穩清潔能源轉型路、譜好“雙碳”目標協奏曲?
11月中旬,結合省國土空間規劃和市“五大樞紐”建設工作要求,云霄在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務虛會上明確提出:向資源要引力,著力建設全省清潔能源新高地。這是云霄對自身定位的清醒認識,也是在新一輪發展中的自我加壓。
轉身逐“綠”,云霄縣從強龍頭、鑄鏈條、優服務等三方面發力,奮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城市發展進位。
舞好千億龍頭項目。云霄把服務漳州核電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實調整核電項目政企聯席協調攻堅指揮部,固化核電項目政企聯席會議機制,助推6臺規模約720萬千瓦時的核電機組早日投運,并在核熱能開發應用、零碳智慧產業園建設等領域先試先行,打造更多“核能+”應用場景,實現“龍頭”昂揚產業興。
打造重點產業鏈條。制定出臺《云霄縣清潔能源產業鏈實施方案》,明確核電、光伏、風電、儲能、氫能等產業鏈細分賽道,重點圍繞“鏈主”企業帶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關鍵組件企業布局,大力招引行業龍頭企業及其重大項目落地,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由點串線、由線拓面、由面到群,努力實現一縣之內清潔能源產、蓄、供、換全鏈條化。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把握全市“兩園兩區”建設契機,深化云翔產業園、馬山片區等產業社區建設,用好企業家沙龍等政企溝通平臺,固化“鏈長制”招商、“兩辦兩專班”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業用地擴容增效“1+1+N”等創新機制,全力為企業排憂解難、為項目紓困解難,夯實產業發展硬底盤。
新姿態
向新向綠向未來的“長跑者”
競逐能源賽道,與強手拼、和標兵賽,要有久久為功、長期奮斗的戰略準備。猶如游戲闖關晉級,云霄要建設全省清潔能源新高地,躋身更高的發展平臺,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對此,從不服輸、善作善成的云霄人,拿出闖關奪隘、磨破腳板的決心勇氣,以“長跑者”的姿態奮力奔跑,全力塑造發展新優勢、拓寬發展新天地。
今年來,第二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共享儲能電站項目、分散式風電等一批清潔能源產業項目加快推進前期工作;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至明年將完成10萬千瓦試點任務;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項目啟動在即;全縣共建成標準化產業社區30萬平方米,盤活處置供而少動和閑置土地89宗3598畝,為清潔能源項目落地“筑好巢”……
沒有凌空蹈虛,有的是腳踏實地、挺膺擔當、久久為功。
全縣黨員干部做好“長跑”的思想準備,在學思踐悟中練就“硬本領”,奮力推動清潔能源轉型升級,以新型工業化、新質生產力雙向驅動推進高質量發展;蓄滿“長跑”的必備能量,強化終生學習意識,結合縣鄉村“六個一”工作機制,用好“領導干部大講堂”平臺載體,深入研究國家戰略方向,積極向上對接、把準政策意圖、跟進重大部署,全力爭取更多改革試點機會落地云霄、更多能源項目進入國省規劃“盤子”;展現“長跑”的拼搏身姿,圍繞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制度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固化“百名干部掛百企”幫扶活動,落實“部門領導窗口現場辦公”“項目幫辦代辦”“拿地即開工”等措施,不斷釋放招商引資強磁場、厚植企業發展新沃土。
此去關山萬里,定不負云起之望。下一步,云霄縣將圍繞打造全省清潔能源新高地,實行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雙輪驅動,在“核風光儲氫”上全力奮進,力爭至2027年,實現清潔能源單條產業鏈產值達200億元以上。(郭 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