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8日,云霄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創新創業·惠企利民”系列主題——“實施民生工程 增進民生福祉”首場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云霄政務服務工作主要情況。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鄭曉松主持發布會,縣政府辦副主任、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主任沈江平,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加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孔煒出席發布會。

縣政府辦副主任、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主任沈江平表示,今年來,縣行政服務中心始終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深化改革,提升政務服務新效能。通過實施《每月通報》、開展領導坐班制、規范服務指南、卷宗歸檔以及全面落實行政審批“五項制度”、實行“周末辦”等舉措,政務服務效率顯著提升。《云霄縣打造工程建設“一站式”綜合服務區》《云霄縣“四抓四促”強督查 持續優化政務服務環境》分別被市營商辦、市發改委作為2024年第二、三批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典型經驗做法推廣。截至目前,中心共受理各類審批服務83458件,按時辦結100%;共收到“政務服務好差評”38673條,滿意率100%。優化審批,樹立政務服務新標桿。全面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跨域辦”等服務模式,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數據最多采一次”“無證明省份”等改革。今年來共完成“一件事”辦件192件,滿意率達100%,共有257條辦件運用“數據最多采一次”功能,實時生成電子證照3690張,調閱電子證照22884次。創新驅動,構建交易服務新體系。通過提升招投標交易平臺功能,全面推行電子保函、“不見面”開標、積極推行遠程異地評標、提高網上中介服務平臺審核審批效率等舉措,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今年來共組織完成工程項目交易32宗,為財政節約0.67億元,開展跨市區遠程異地評標項目7宗,中介服務項目審核通過數2576宗,全縣電子保函使用率100%,累計為18053家企業釋放資金約0.286億元。
新聞發布會上,縣政府辦副主任、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主任沈江平,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加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孔煒就有關問題逐一答記者問。
1.請問沈主任,縣行政服務中心在服務企業項目方面有哪些舉措,來助推我縣縣域經濟發展?
沈江平: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行政服務中心始終堅持把企業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的頭等大事,為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提供最優服務,全力推動經濟提速增量、提質增效。
一是打造“一站式”專區服務。優化改造大廳,調整窗口布局,形成區域化辦事功能,打造辦事功能區域化和工程建設審批“一站式”服務,推動工程項目審批集成化,設立“工程建設綜合窗口”,確保審批和招投標咨詢集中,避免辦事企業和群眾多次往返的現象。二是創新服務新模式。一是持續開展聯合評審、聯合勘驗、聯合圖審并聯式服務,擴大推行模擬審批、模擬驗收,探索新增豁免審批事項,進一步優化項目建筑設計方案審批流程,縮短項目跨度用時,全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事項“一站式”服務,實現即收即受,即收即審。二是推行“拿地即開工”、“驗收即辦證”、“竣工即投產”的“三即”極簡審批模式,聚焦審批環節多、流程復雜、周期長等堵點、痛點問題,在審批流程上做減法,在服務質效上做加法,推動項目極便申報、極簡審批、極速落地。今年來共召開聯審會21場、開展聯合踏勘21次、聯合驗收項目18個,已完成3個“拿地即開工”項目、4個“竣工即投產”項目、2個“驗收即辦證”項目。三是開展重點項目全流程“幫代辦”。從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角度出發,實現鄉鎮項目代辦員全面覆蓋,并建立多部門聯合服務團隊,常態化執行提前介入、現場辦公、會商協調等任務,為企業提供全程“一對一”精準咨詢指導和代辦服務。同時,成立問題處置專班,全程監督后方審查進度,確保問題能夠被早發現、早處理,快速且有效地解決。總之,縣政務服務中心通過打造“一站式”專區服務、創新服務新模式及開展重點項目全流程“幫代辦”,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務保障,助推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該項工作創新也被市營商辦作為2024年第二批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典型經驗做法推廣。下一步,中心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項目更快落地,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務服務力量。
2.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問題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請民政局介紹一下我縣老齡人口的情況、云霄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及今后我縣養老服務工作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
陳加山: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我縣常住人口39.57萬人(不含常山),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7.23萬人,占全縣總人口18.64%(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作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可以看出我縣人口老齡化較為嚴重。近年來,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我縣多舉措增加養老服務設施供給,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18-2030年),穩步實施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項目,推動養老服務設施提質增效,基本建成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有醫養結合養老機構1所、敬老院9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3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1所、居家養老服務站39所、農村幸福院139所,養老服務床位達到2912張。下階段,我們將著力實施養老服務提升工作,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
一是深化養老服務領域“點題整治”,整治公建民營等養老機構服務不規范、安全不達標等問題。持續做好縣鄉兩級養老機構的提升改造,認真謀劃設施設備更新、智能化改造和房屋改擴建工作。抓好養老服務隊伍建設,培養本土養老服務人才,提高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爭取2025年入住率達到60%以上;到2028年,養老機構入住率達到80%以上。二是開展農村幸福院質量提升工作。結合幸福食堂和樂齡學堂建設,積極實施農村幸福院質量提升工作。2025年,全縣計劃建設10所農村幸福院示范點。通過樣板引領一批、新建改造一批、置換調整一批等形式,至2027年消除19個幸福院空白村,全縣158所農村幸福院全部完成質量提升工作。三是構建社區養老“15分鐘”服務半徑。2025年運營好云陵鎮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為周邊居家老年人提供老年助餐、生活照料、失能照護等延伸服務。到2028年改造新建3家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建成10家社區幸福食堂。四是推進中高端養老機構落地。爭取引進一家集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托管為一體的醫養結合連鎖中高端養老機構,養老床位不少于500張,不斷提升養老服務水平。五是搭建多層次養老服務平臺。建設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向獨居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安全監測、探訪關愛服務,2025年試點開展200張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到2028年,至少建設1000張家庭養老床位。
3.電梯日益增多,請問市場監管局有哪些措施提升電梯質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眾安全?
孔煒: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出門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電梯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接觸和使用最頻繁的特種設備。為切實守護群眾“上下樓”安全,云霄縣市場監管局一是深入推進電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動,開展電梯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加強電梯維保單位的日常監督管理,嚴格要求維保單位按照法律法規進行維保作業。對315投訴舉報和漳州特檢院檢驗員反饋問題比較多的維保單位加強監管。二是建立老舊電梯安全評估預警機制,推動轄區超15年使用年限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和更新改造。2024年以來,共督促指導轄區21臺15年老梯開展安全評估并整改。三是壓實電梯使用單位主體責任,開展轄區內小區物業特種設備安全總監、安全員培訓,進一步增強安全總監和安全員的法律知識和專業能力。四是深化改革創新,全面推進檢驗檢測分離,提升檢驗檢測質量安全把關水平。(記者:朱喬檉 劉亮真 陳杭 見習生:黃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