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云霄縣和平鄉棪樹村,喜訊早已傳開。

“好消息好消息!咱們村的枇杷科技小院被評為福建省科技小院啦,而且還被選作‘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推薦對象哩!”枇杷種植戶吳素華邊在枇杷園里忙活著,邊向其他農戶傳遞著喜人消息。
在和平鄉棪樹村千畝枇杷生態觀光園,漫山遍野的枇杷“銀裝素裹”,一上市便成了市場的“搶手貨”,從科技小院的“智慧大腦”到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的“基因密碼”,從生態種植的“綠色革命”到直播經濟的“云端突圍”,科技賦能正悄然改變著這片土地。

科技小院+智囊隊伍,成果轉化催生“智慧芯”。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院長肖順教授、福建省農業科學研究院果樹研究所副所長蔣際謀帶領的專家和研究生團隊,將云霄枇杷科技小院作為福建農林大學云霄鄉村振興研究院推動“產學研用”的重要平臺,通過實地示范和技術推廣,把實驗室成果轉化為“田間處方”,枇杷優新品種得到有效推廣,土壤地力得到有效提升,病蟲害得到有效防控,真正成為產業升級的“神經中樞”。

種質提升+數字中臺,央彩項目構筑“基因庫”。走進和平鄉枇杷種質資源圃項目建設現場,施工人員各司其職、密切配合,一派搶工期、抓進度的繁忙景象。據悉,該項目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下,計劃引入全國優質枇杷品種資源,配套智慧農業設備22套、智能溫室大棚768平方米,搭建涵蓋品種管理、生產指導的一體化數字平臺。未來,這里將成為集種質保護、智能育苗、科研展示于一體的“枇杷基因庫”,通過數字大屏實時監測、接穗技術精準調控,為全縣枇杷產業可持續發展儲備戰略資源。
有機革命+生態循環,綠色種植樹起新標桿。在追求科研高產的同時,和平鄉嚴守生態底線,選定175畝枇杷種植區作為實施農地生態提升項目的試點區域,以科學配比的有機肥替代傳統化肥,以誘蟲板、殺蟲燈取代化學農藥,著力構建“減肥減藥、生態循環”的枇杷種植新模式。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帶動畝均增產20%,為全縣枇杷生態化種植樹立標桿。
云端帶貨+文旅賦能,數字“金果”撬動大市場。近年來,和平鄉借力“電商+文旅”雙引擎,通過漳州古城線上直播帶貨、枇杷主題短視頻推廣,幫助農戶搶抓電商經濟、社交營銷等線上新風口,打響“云霄枇杷”地標品牌。今年,和平鄉將持續深化高山枇杷優勢,以“健康、綠色”為品牌核心舉辦枇杷品鮮會,通過“手機變農具、直播變農活”的數字化實踐,讓“生態金果”的知名度、美譽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富民效益。
從“靠天吃飯”到“科技興農”,科技小院賦能鄉村全面振興,和平鄉展現出“一樹枇杷一樹金”的豐收畫卷。這,恰恰是云霄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云霄,是全國地標第一縣,著名的“中國枇杷之鄉”,也是中國優質枇杷基地重點縣和服務果業全國先進單位。“云霄枇杷”以其果大、色澤鮮艷、酸甜適中,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集體商標,以及中歐地理標志互認保護認定,并榮膺中國馳名商標、世界地標博覽會金獎等多項榮譽。為擦亮“云霄枇杷”金字招牌,云霄縣委、縣政府聚焦地標產業發展,堅定不移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立足全國地標第一縣優勢,實施“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提升地標產品的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扎實推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綜合示范區建設,全力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和美鄉村新畫卷。(通訊員:吳美嫻 來源:和平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