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負好春光,春耕生產忙。在云霄縣,不只是田間地頭春潮涌動,廣袤的海上牧場也是一派忙碌景象。連日來,列嶼鎮的養殖戶駕駛養殖船出海作業,搶抓有利農時,一邊播種,一邊收獲,呈現出一派“海上春耕”的繁忙景象。

眼下,正是“播種”海蠣苗的好時節。在列嶼鎮附近海域,養殖戶湯火平和工人們與朝陽為伴,駕駛著作業船,趕到了海蠣吊養海域,開啟了一天的忙碌。數十名工人正分工協作,麻利地整理海蠣苗,隨后將一串串海蠣苗投放到海里,一幅“海上春耕忙”的圖景緩緩展開。

牡蠣養殖戶湯火平說:“和農民種田一樣,海蠣放殖也需要時節,二月份底就開始下苗,我參與的股份合作養殖總面積有五百畝左右,準備要吊養70萬條左右。這個時節是吊養二倍體海蠣,一般海蠣收成季節是六月份,一直收成到春節期間,去年我們采收了海蠣五百萬斤左右。”
養殖區一個個環保浮球整整齊齊、浩浩蕩蕩地排列在蔚藍色的海面上,作業漁船在浮球中靈活穿梭,工人們正加緊搶收去年放殖的海蠣,為海上“種苗耕作”做準備。

向海而生,依海而興。列嶼鎮海水養殖面積達2萬多畝,海洋產業是列嶼鎮的主導產業,因其海域水質通透,餌料充沛,貝類水域為一類水體,素來是海蠣、海瓜子等貝類的絕佳養殖地。為助力海洋養殖業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連日來,列嶼鎮海漁站工作人員深入海上養殖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和調研工作,為養殖戶提供科學化、規范化的養殖指導,為“海上春耕”保駕護航。
列嶼鎮海漁站海上管控組組長陳作飛說:“列嶼鎮總的海洋養殖面積現在差不多有2萬多畝,其中涉及的養殖類型有三種,分別是牡蠣吊養、底播養殖、海瓜子,我們會定期派專人過來進行技術跟業務上的指導。現在是“海上春耕”的關鍵時期,我們漁業站經常出海指導,在指導過程中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強調科學規劃養殖區域、優化養殖密度、減少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我們不僅要讓海洋產業更加興旺,更要讓海洋環境更加美好。”(記者:湯金梅 陳志寧 通訊員:高志堅 何鈺 見習生:黃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