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云霄縣田間地頭、農家村屯,沾滿泥土氣息的隨訪筆記成為助力城鄉治理的“金鑰匙”。一本小筆記,既是干部進村入戶做工作的"履職清單",更是架起干群連心橋的"民情日記"。全縣基層干部通過記錄“隨訪筆記”這一工作法,當好“城鄉治理CEO”,訪民情、聽民聲、解民憂,將“潤物細無聲”的點滴小事、惠民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云霄融媒開設新欄目——曬一曬基層干部的“隨訪筆記”,展現他們在城鄉治理領域的奮斗身影、干事風采和為民故事。今天,讓我們一同翻開云陵鎮黨委書記蔡任邦的“隨訪筆記”。

剛踏入下城村,空氣中彌漫的濃郁果香本該傳遞著豐收的喜悅,可果農們的臉上卻被愁云籠罩。原來,今年下城村的水果產業深陷泥潭,枇杷和青棗的銷售之路布滿荊棘。
云陵鎮黨委書記蔡任邦一下村,村民們便紛紛向他訴起苦來。果農方文生滿是無奈與焦慮,“今年枇杷成熟時間比往年晚了差不多二十來天,往年這個時候,枇杷早就賣出去一大半了。今年因為成熟季推遲,錯過了最佳上市時機,價格波動特別大,果農們都亂了陣腳。青棗那邊更是糟糕,收購商的影子都見不著幾個,積壓的青棗越來越多,我們一年的心血眼看著就要白費了。”
深入調研后發現,市場前景低迷是首要難題。當下水果市場供大于求,收購商們行事極為謹慎,給出的收購價格一降再降。與此同時,高昂的快遞費用成為水果線上銷售難以突破的瓶頸。“發一箱水果的快遞費,幾乎快趕上水果本身的價格了,這么高的成本,誰敢在網上賣啊。”果農朱幼珠一邊打包青棗,一邊無奈地向蔡任邦抱怨。而且,村民們對線上銷售操作一知半解,使得電商這條充滿潛力的銷售渠道一直無法被充分利用,村民們只能守著傳統銷售模式,在困境中艱難支撐。穿梭在果樹間,傾聽著果農們的無奈與心酸,蔡任邦將每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記錄到隨訪筆記中。

為了幫助果農擺脫“賣難”困境,蔡任邦親自牽頭,一場解困“突圍戰”就此打響。一方面,邀請電商“大拿”郭建偉入駐下城村助農直播間,為下城枇杷、青棗帶貨的同時,指導村民使用直播設備。在郭建偉的耐心指導下,村民們從一開始面對鏡頭的手足無措,逐漸變得游刃有余,學會了如何在鏡頭前展示自家水果的優勢,一步步打通水果銷售新路子。
另一方面,蔡任邦積極與云霄順豐快遞負責人洽談協商,駐村領導鎮人大主席胡春茂也全力配合:“我們下城村的水果品質那是沒得說,就是物流成本把我們給限制住了,希望咱們雙方能一起解決這個難題,實現互利共贏。”經過多番努力,終于在3月12日為下城村果農們爭取到每單10元的快遞價格,比原先優惠了2元左右。而順豐小哥在了解到下城枇杷銷售困境后,也主動加入到這場助農行動,他們利用日常收件、派件的機會積極向客戶宣傳推薦下城枇杷,分享購買渠道,鼓勵大家多多下單支持。

付出的努力開始收獲回報。如今,在4個電商平臺上,5斤裝的枇杷每個平臺每天能穩定售出170單。“真沒想到直播賣貨效果這么好,現在每天訂單不斷,感覺生活一下子有了盼頭。”方文生笑得眼睛瞇成了縫,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朱大姐也滿臉笑容地說:“這下快遞費降下來了,利潤空間變大了,銷售壓力小多了,終于能睡個安穩覺了。”每一場直播都是一次有力的推介,“一村一品”下城枇杷的品牌順著網絡信號的脈絡,不僅叩響了無數消費者的心門,更充實了果農們的錢袋子,成為云陵鎮鄉村振興的閃亮名片。
再次翻開隨訪筆記,看到的是一項項為民解難題的措施成功落實,一樁樁助民疏困局的實事穩步達成,一件件利民促發展的好事順利推進……這不僅僅是云陵鎮黨委書記蔡任邦個人工作中的一段經歷,更是云陵鎮全體基層干部一心為民的生動縮影,他們始終堅守崗位,將群眾的冷暖放在心間,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在為民服務的道路上走深走實。(通訊員:王燁 來源:云陵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