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云霄縣的“早鐘6號”枇杷進入成熟季。在棪宿枇杷種植合作社,一箱箱枇杷已打包完成,等待上市。包裝上除“三品一標”外,還貼有一個特殊的標識——“福建省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

對氣候條件追根溯源。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是指為天氣氣候條件對農產品品質影響的優劣等級做評定。
根據氣象行業標準《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技術規范》,農產品氣候品質等級分為特優、優、良、一般等四級。進行農產品的氣候品質認證,通常需要經過獲取農產品品質數據、篩選氣候品質指標、農產品氣候品質等級劃分、建立農產品氣候品質評價模型等四個步驟。
以“早鐘6號”枇杷的氣候品質評價為例,待果實成熟后,氣象專家對地理、氣候差異較大的不同批次的果實進行采樣,針對枇杷單果重、可食率、維生素C等品質數據進行檢測。通過分析溫度、濕度、日照等氣象因子與枇杷品質之間的關系,確定出影響枇杷品質的關鍵氣象因子和影響時段,建立了枇杷氣候品質評價模型,最終完成“早鐘6號”枇杷的氣候品質評價。
“氣候品質認證相當于農產品評價的升級版。”市氣象局氣象服務中心主任廖燕珍介紹,消費者在選購時,掃描包裝上的氣候品質認證二維碼,就可以了解產地環境、氣候條件、評價結論等信息。與“三品一標”不同的是,由于天氣變化,氣候品質評價是動態過程,有效期為一年,農產品可進行多次評價。
好氣候賣出好價錢。云霄縣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度適宜、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濕度合適且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環境,利于枇杷生長、發育及提升品質。在良好氣候條件加持下,云霄縣的“早鐘6號”枇杷已連續三年獲得氣候品質“特優”等級認證。
貼上氣候評價的“身份證”,不少農戶真切地感受到這份認可給農產品帶來的變化。“好氣候也能賣錢。”合作社負責人吳素華說道,“以前向消費者介紹我們產地的氣候條件好,更多的是通過口口相傳。現在通過‘一碼溯源’,消費者對我們的產品有了更直觀的了解,產品的知名度、競爭力有了顯著提升。”
據反饋,獲評“氣候優質農產品”后,云霄枇杷2023年每斤增收2元-3元,2024年銷售單價提高30%,果農增收近1600萬元。近兩年,氣候品質認證已助力漳州果農增收超8000萬元。(來源:閩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