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云霄縣田間地頭、農家村屯,沾滿泥土氣息的隨訪筆記成為助力城鄉治理的“金鑰匙”。一本小筆記,既是干部進村入戶做工作的“履職清單”,更是架起干群連心橋的“民情日記”。
全縣黨員干部以“四下基層、五記五答”工作制度為抓手,常態化下沉一線,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將“潤物細無聲”的點滴小事、惠民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近期,云霄融媒開設新欄目——曬一曬基層干部的“隨訪筆記”,展現他們在城鄉治理領域的奮斗身影、干事風采和為民故事。今天,讓我們一同翻開列嶼鎮紀委書記林淑丹的“隨訪筆記”,看看她如何展現“記民生急難愁盼,答百姓身邊之憂”。
初春時節,云霄縣列嶼鎮紀委書記林淑丹再次來到青徑村青崎自然村,走進農戶,打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從水管里嘩啦啦地流出來,林淑丹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三天兩頭都是黑水。”“自來水天天都是咸的,炒菜都不用放鹽。”……2024年3月,在青徑村小微權力監督群,村民們紛紛反映青崎自然村的用水問題,日常生活備受困擾。林淑丹收到群眾反映后,立即前往青徑村青崎自然村了解情況。原來,青崎自然村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村飲用水源長期依賴地下水,經沉淀池處理后直供村民使用,由于部分供水管道因使用時間長出現了結垢淤塞現象,蓄水池也沒按時消毒清理,導致水質出現問題。
在鎮紀委督促下,青徑村委會立即組織專人對蓄水池、管道進行清洗消殺,水質問題得到了解決。然而沒過幾個月,村民的抱怨聲再次響起——水質問題重新出現。由于秋季雨水稀少,地下水供應不足,加上管道老化,水質變得極不穩定。
了解具體情況后,林淑丹在隨訪筆記上寫下:“用水問題關系群眾的生活質量,是基本的民生保障,青崎自然村用水問題必須從水源上入手,才能得到徹底解決。”她不僅走遍青崎自然村了解情況,還深入周邊村了解用水情況,隨訪筆記上密密麻麻寫滿群眾的意見建議。摸清青崎自然村全村自來水管道現狀,以及周邊村用水情況后,形成了意見建議,并向鎮黨委政府報告。
列嶼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以駐村領導為組長的工作專班,負責對接協調飲水項目改造工程。由于青崎自然村飲水改造工程水源頭需從東廈鎮長洋村接過來,縣分管領導極為關注,并就解決青崎自然村飲用水安全問題召集云霄水務公司、東廈鎮、列嶼鎮等召開專題會議,明確責任分工。
會后,云霄水務公司第一時間組建專業團隊,聯合縣水利局及列嶼鎮,多次實地勘查,迅速制定青崎自然村供水管道改造方案。在鎮紀委的監督推動下,工程實施跑出加速度——不到一周時間,供水管道、配件全部調配準備完畢,改造工程同步進入實施階段,僅用42天就完成管溝開挖、管道鋪設和管道壓力測試、清洗、消毒等工作。至此,東廈鎮長洋村至列嶼鎮青崎自然村供水管道鋪設完成并成功通水,徹底解決了長時間困擾青崎自然村的“缺水喝”“喝渾水”難題。
管道通水后,列嶼鎮紀委還指導青徑村委會邀請云霄水務公司工作人員加入“青徑村小微群”,以便更高效便捷地為村民提供開戶繳費咨詢、更換水表等服務。
如今,清澈的自來水如甘泉般流進了青崎自然村的每家每戶,那涓涓的水流不僅讓村民們徹底告別了“渾水”“咸水”的困擾,更見證著基層治理的溫度與力量。
“小微群里再也沒有群眾反映用水問題了。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讓村民第一時間反映問題,我們村干部也能及時處理解決,這樣村民抱怨少了,干群關系也更加和諧,大家的生活就越來越幸福!”青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陳明生笑著說道,眼中滿是欣慰。
自推行“一號一圖”以來,列嶼鎮紀委緊扣群眾“急難愁盼”,通過小微權力監督平臺與村級小微群雙軌并行,架起干群“連心橋”。截至目前,列嶼鎮已高效解決民生訴求271件,辦結率達100%,得到了群眾廣泛好評。
翻開林淑丹那本略顯褶皺的隨訪筆記,娟秀的字跡密密麻麻地記錄著群眾的“家長里短”“急難愁盼”以及一項項細致的工作規劃。在她心中,作為一名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唯有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才能真正傾聽到他們心底最真實的聲音,才能觸摸到基層最鮮活、最生動的脈搏,也才能找到打開問題之鎖的鑰匙,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來源:列嶼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