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承載著提升鄉村風貌、增進民生福祉的深切期待。為深入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縣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部署要求,確保農村人居環境“補短板、強弱項”提升行動縱深推進,“八個一”工作機制走深走實,“拆舊拓新”競賽高效開展,即日起,云霄縣委辦、縣農業農村局、縣融媒體中心聯合開設《黨委書記談人居環境整治》專欄,請各鄉鎮(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談工作思路、措施辦法和心得體會,展現基層一線從“小切口”入手撬動鄉村振興“大戰略”的生動實踐。今天請看——《和平鄉:細“梳妝” 謀長效 鄉村蝶變煥新顏》

主持人吳澤宇問:近年來,“人居環境整治”成為云霄的民生熱詞之一,今天我來到內洞村,能明顯感受到村容村貌再次提檔升級,請問2025年以來,和平鄉人居環境整治做了些什么工作呢?
和平鄉黨委書記吳木華答: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民心工程,也是德政工程,更是一項潛績工程。2025年,和平鄉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有效拓展縣人居環境整治“八個一”工作機制,拿出久久為功、一抓到底的韌勁,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累計拆舊3790平方米、拓新2068平方米。
這兩個數據的背后,蘊藏著和平鄉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的不斷嘗試。
一個是“人居環境整治+生態治理”,將人居環境整治與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種養加一體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緊密結合、一體推進,建立轄區污染源檢查臺賬,加快實施有機肥場處理項目等一批治污工程建設,推進生態環境系統治理,厚植和平生態本底。
另一個是“人居環境整治+文旅融合”,我們把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與精品路線打造統籌謀劃、同步推進,盤活棪樹村拆后空地,打造親水景觀等旅游點位;對內洞村西溪河道清淤,建成兒童水上樂園,豐富文旅業態;圍繞安吉公社開展紅色主題提升,完善文旅配套,提升旅游體驗等等。
主持人吳澤宇問:和平鄉除了通過“治標” “治本”相結合方式有效促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接下來,就如何抓實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還打算做哪些工作?
和平鄉黨委書記吳木華答: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補短板、強弱項”提升行動,緊扣“拆舊拓新”這一核心,以“拆”字突圍,按照“區域整治 + 線路提升”工作思路,拆出發展空間、騰出土地資源,集中力量辦成辦好群眾想做卻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劃算的事;從“拓”字發力,積極向上爭取資金,謀劃實施一批群眾可感可及、能夠產生經濟效益的拆后拓新項目,實現項目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齊推進、同實施。通過這樣“有效拆、有效拓”,分階段、分步驟,梯次推進人居環境從1.0版本到3.0版本蝶變升級。
主持人吳澤宇問: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人居環境整治既要見實效,更要可持續。請問今后和平鄉在推進人居環境提檔升級過程中,有什么思路舉措?
和平鄉黨委書記吳木華答:人居環境整治這是一個大課題,我覺得需要凝聚全鄉力量,干群同心合力、同題共答、同向發力。鄉黨委政府主動“領題”,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踐行縣委“四下基層、五記五答”工作制度以及“和萬家,平萬難,村村辦實事”活動的主抓手,進一步檢驗基層干部改進工作作風、做群眾工作能力的實踐效果;精準“破題”,堅持以各村(區)“航拍一張圖”統籌推進,并持續鞏固拓展日常保潔考核、積分制、村規民約等制度,不斷創新“一事一議”資金以獎代補、“誰受益誰出錢”捐資辦法等新做法;高效“答題”,把握省紀委監委掛鉤幫扶的契機,巧抓云霄與長泰“山海協作”契機,重點打造棪樹、安吉等樣板村,統籌推進民俗建筑修繕、節慶活動打造、旅游線路開發、文旅資源推介等工作,推動生態、文化、經濟協同發展,全力構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圖景。(記者:馮汪煜 吳澤宇 陳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