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風拂綠野,茶山溢新香。眼下,云霄縣和平鄉泮坑生態茶園迎來春茶采摘季,茶農們紛紛搶“鮮”采摘第一批春茶。

步入和平鄉泮坑生態茶園,滿山茶樹郁郁蔥蔥,嫩綠的新芽擠滿枝頭,只見茶農們忙碌地穿梭在茶壟間,將春天的“綠意”和增收的“希望”收入囊中。
“我自己種了20多畝的黃觀音,每畝茶山的茶青產量能達到800斤左右。按今年的行情,每斤茶青可達到15元左右。現在已經進入大豐收時節,加上這幾天的天氣非常好,是我們做茶的黃金期,所以這幾天我們會大量地組織采摘,讓茶廠滿負荷運轉起來。”福建省論功夫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林海介紹說。
這位“茶三代”通過差異化種植,將20余畝茶園打造成“立體金礦”,其中,大宗茶保障基礎收益,有機老樅供高端市場,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
張林海說,“我們專門給一些追求生態茶、品質茶的群體‘定制’了這些老樅黃觀音,它的芽頭非常漂亮,嫩嫩的,金黃金黃的。這種手工采摘的老樅黃觀音,具有非常獨特的花香蜜韻和濃烈的甘甜度,而且持久耐泡,像這種成品批發價在市場上一斤能賣3000元到5000元,零售價基本過萬。”
云霧滋養,茶香天成。和平鄉泮坑社區地處海拔350至600米的丘陵,這里陽光與云霧交織,雨水豐沛,土壤富硒且有機質含量高,涵養水源能力強,尤其適合發展茶葉種植,是云霄黃觀音的主產區之一。在泮坑社區,幾乎家家有茶園,戶戶會制茶,世代生活于此的茶農們,深諳種茶、制茶之道,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造就了云霄黃觀音獨特的花香蜜韻。
“和平鄉全鄉的茶葉種植面積達到8600畝左右,每畝年產值可達2.5萬元,產值達2.2億元。其中我們所在的這個泮坑社區,茶葉種植面積大約有2700畝。泮坑社區有158戶,家家戶戶都善于種茶、制茶,每家每戶一年收入可以達到10至15萬元,有的種茶大戶年收入可以達到20至25萬元以上。”和平鄉黨委副書記張文國說道。
近年來,和平鄉把泮坑社區列入重點茶產業發展區域之一,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做大做強“茶文章”,將茶產業打造成當地農業增效的支柱產業、農民增收的民生產業、農村增綠的生態產業。
2024年,和平鄉投資1500萬元打造茶產業強鎮項目,主要做土壤改良和品種升級改良,并投資316萬元打造泮坑茶園綜合體生態產區暨智慧系統建設項目,解決了茶農“靠天吃飯”的難題。和平鄉每年都會舉辦茶葉加工技能競賽活動和茶葉制茶培訓班,進一步提高制茶質量,舉辦推介會推動直銷渠道擴增,進一步增加茶農的收入。
此外,和平鄉正加快探索“茶旅融合”的特色發展之路,泮坑文化茶園依托“野生”生態景觀,吸引游客體驗采茶制茶的樂趣,感受茶文化的深厚底蘊,年接待量超萬人次,實現“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
因茶致富、因茶興業。隨著泮坑社區茶產業的不斷發展,茶葉種植規模逐漸擴大,因茶產業的日常管護、采摘都需要大量人工,茶葉采摘已成為當地群眾利用農閑時間增加收入的一種方式,不僅盤活了當地閑置的勞動力,更有效地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促進鄉村振興。(記者:方楚楚 方闐 劉亮真 通訊員:蔡秋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