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門辦思政,學在天地間。近年來,云霄縣教育局積極踐行“思政課一體化”理念,努力開創思政育人新格局,為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夯實人生根基。
構建“全鏈條式”課程體系。堅守初心使命,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目標,堅決摒棄“條塊分割”“孤島育人”理念,堅持系統聯動、整體協作、同向同行、一以貫之。注重學段有機銜接,構建幼兒園“品德啟蒙”—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政教育體系,推動思政教育在不同學段循序漸進。治愈簡單重復、脫節、缺位、斷層、倒置等教材內容“硬傷”,解決不同學段課程間的堵點、斷點、散點、難點。探索適合各學段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小學以體驗式、情景式教學為主,以故事鏈激發學生聽、讀、悟的興趣;中學以議題式、案例式教學為主,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探索“思政聯盟”新型模式。以全域視野進行頂層設計,探索大思政課程的特色化、校本化實施,組建縣級“思政課一體化”聯盟,啟動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項目。把思政課直接“搬進”文博場館、革命舊址、熱門景區、街頭巷尾,讓思政教育進一步本土化、接地氣、冒熱氣。使革命文物成為播種信念的“孵化器”、淬煉初心的“活教材”、筑牢底色的“指南針”。邀請專家學者、先進模范、家長代表等走進校園,開展專題講座、主題報告等活動;組織各學段思政教師開展聯合教研,深入研究課標、研讀課本,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形成思政教育合力。
開發“云城之光”精品課程。強化思政品牌“本土化”特色,將思政教育與云霄地域特色緊密結合,攜手七彩虹志愿隊、彩虹公益聯合會、彩虹社工中心等單位開展“行走的思政課”項目,將思政課堂延伸至周邊社區、名人故居、歷史遺跡的創新實踐,構建起“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深度融合的育人體系。探索思政教育載體的立體式拓展,借助AI技術,充分把握育人規律和個性化成長需要的協調統一,形成“虛擬+實景”“線上+線下”“校內+校外”的資源格局,構建多元協同育人網絡。通過訪、聽、說、讀、寫、演、唱、畫、觀、行等形式,讓歷史舊址遺存、田間地頭工廠變成“課堂”,讓革命文物資料、行業發展成果變成“課本”,讓典型模范變成“老師”。(通訊員:張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