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4日下午,跟隨云霄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政法委員林衡的腳步,再次踏入振牌(福建)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曬場。還未走近,便見成排的曬架上鋪滿金燦燦的海草,工人們穿梭其間忙碌翻曬海草,微風裹著淡淡咸香拂面而來。企業負責人老王快步迎上,黝黑的臉龐笑出深深褶皺:“林黨委您看,這片‘黃金海’可都是托了開發區的福!”
翻曬的不僅是海草,更是發展難題。這份笑容背后,藏著半年前一場“甜蜜的煩惱”。半年前,林衡帶隊走訪時,這家專注親水膠體研發生產的企業正處于“冰火兩重天”:公司上海科研團隊創新研發的親水膠體因性能優越,一經推出便受到國內外客戶的廣泛好評,短短兩個月訂單同比激增20%,一邊是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一邊是現有生產場地條件已飽和,晾曬場地十分有限,無法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訂單像雪花片般飛來,可生產線喘不過氣啊。”老王當時的焦慮仍歷歷在目。
“晾”出來的解題速度。現場協調會上,林衡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需求。當企業提出“能否就近找塊臨時曬場”時,他立即起身環顧廠區,詢問“東側那塊政府收儲用地是否具備條件?”當天下午,開發區便成立工作專班,與自然資源局進行對接,明確辦理路徑,及時協助企業草擬了《臨時生產用地租用的申請報告》,充當起“跑腿員”,半個月時間臨時生產用地租賃事宜很快敲定下來。隨著35畝的用地租賃協議落地,曬場擴建那天,老王摸著新鋪的水泥硬化地面感慨:“政府跑出了和我們車間一樣的速度。”
從“電不夠”到“電等生產”的轉變。產能剛釋放,新的瓶頸接踵而至——公司原有的變壓器在新增設備后頻頻“罷工”。接到求助電話時已是晚上八點,次日早晨林衡帶領開發區企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就來到現場,隨即供電公司的黃色工程車也開進廠區,開發區協調專班和供電技術專班同步推進。“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鋪設高壓線路時涉及接入鄰企高壓專線,需取得鄰企的支持。開發區干部親自登門溝通,最終促成多方共贏方案”,企業負責人老王如是道來。當800千伏安的新變壓器轟鳴啟動時,老王盯著儀表盤上平穩的電流曲線長舒了一口氣。
金黃曬場上的新故事。此刻站在晾曬區,老王算著經濟賬:“新增晾曬場地,讓公司產能提高,產值也同比增長了17.09%!”更讓他振奮的是,隨著產能提升,新的項目海藻粉生產項目也正在抓緊推進中。返程途中,一輛輛滿載貨品的貨車正駛出廠區門口,這場始于曬場的紓困行動,已然翻開了政企攜手向海圖強的新篇章——在這里,云霄經濟開發區干部深入開展“四下基層”實踐發現問題,以“五記五答”回應企業切身之需,每寸陽光照耀的不僅是金色的海草,更是營商環境優化的溫暖底色。
曬場上,工人們翻曬海草的作業聲依舊規律作響,在這里不僅能聽到“馬上就辦”的承諾分量,更觸摸到“把企業事當自家事”的服務溫度。當干部們的鞋上沾滿曬場鹽漬,當政策文件轉化為生產線的躍動脈搏,或許這便是新時代政企關系最生動的注腳。
(通訊員:張智強 來源:云霄經濟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