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含黛,碧水潺潺。佳洲島,這座位于漳江中下游西北溪河流匯合出海處的島嶼,因其為明代翰林林偕春太師公故鄉而聞名。林偕春文化館作為云霄縣委黨校教學點、云霄黨風廉政教育基地,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而來。近日,一場以“生態優先、文化鑄魂”為底色的鄉村振興實踐正悄然展開。佳洲村的基層干部們緊扣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與鄉村旅游發展主線,通過“除草植綠、文化賦能、產業聯動”組合拳,讓曾經的鄉村煥發出“顏值”與“內涵”兼具的全新活力。
“等這片雜草清理完畢后,就鼓勵大伙來認領宅基地”。漳州市氣象局駐佳洲村第一書記陳榮平和佳洲村村書記謝繼志向駐佳洲村鍛煉的新錄用公務員甘露璐介紹道。甘露璐看到,除草機正在緊鑼密鼓地工作著,今后這片雜草叢生的田地將“搖身一變”,成為鄉親們“家門口的菜園子”,“生態認養園”作為基層創新治理的一種新形式——通過推行“綠地認購”模式,鼓勵村民自主認領種植優質果蔬,既盤活閑置土地,又激發村民“主人翁”意識,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助農增收新發展。“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漳州綠州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林婕投資1億多元創辦佳洲島1200畝設施大棚核心示范基地,被確定為福建省現代農業行動計劃的拉練示范點,實現助農增收6000多萬元。
在佳洲村河道整治現場,陳榮平、謝繼志和甘露璐一起,與設計公司工作人員查看現場情況,因地制宜制定“清淤+護岸+植綠”方案,拆舊拓新,清理陳年垃圾,修筑生態堤壩,沿岸打造村民休閑納涼場所,既消除安全隱患又保留自然野趣。因林太師公祖祠周邊房屋墻體老化、脫落,存在安全隱患,駐村干部在走訪調研過程中,收集諸多意見、建議,與林太師理事會通力協作,入戶走訪,得到群眾支持配合,有力開展林偕春太師公廟周邊環境整治,2025年1到4月完成拆舊拓新14戶812.8平方米,人居環境顯著提升。
在強村旅游的帶動下“紅樹林之夢”、網紅螃蟹飯、向日葵花海等特色旅游標簽應運而生,佳洲村充分利用現有文化底蘊優勢,進一步打造更為系統完善的旅游示范線路,讓游客們走進村里便能聽鳥語聞花香,感受林太師公孝廉文化的熏陶。“鄉村要美,更要富。”甘露璐認為,群眾利益無小事,只有老百姓的錢包鼓了,生活環境更宜居了,才是實實在在地為百姓謀福利。在這場從“環境整治”到“價值創造”的深層變革中,佳洲村的駐村干部牽線搭橋,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以文化賦能為核心,解鎖農文旅融合發展“密碼”,不斷推動人居環境實現“美麗蝶變”。(云霄縣委組織部公務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