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前廠里下班經過這個路口總是提心吊膽,現在有了這些新設施,夜間照明充足,司機也都減速了,過馬路安心多了。”近日,在云霄經濟開發區馬山大道國道轉彎處,村民羅朝風指著新裝的安全設施連連稱贊。這個曾經困擾群眾多年的交通安全隱患點,在云霄縣臨港工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鄭偉培牽頭聯動多部門協同攻堅下完成蝶變,成為開發區踐行“為民辦實事”理念的生動實踐。
“群眾點單”聽民聲,把急難愁盼擺在案頭。馬山大道與G228國道交會處因其特殊地形——下坡路段結合轉彎盲區,長期存在交通事故風險。在常態化入企下村走訪中,鄭偉培的隨訪筆記本里也記錄到了這件群眾的揪心事:“馬山大道轉彎處坡度大、視線差”“夜間通行像‘摸黑過河’”……這些用紅筆圈注的民生訴求,最終凝結成鄭偉培辦公桌上的《交通安全隱患整治方案》。他帶著工作人員持續多天蹲點觀測,記錄不同時段車流量、事故率等關鍵數據,用詳實的調研報告敲開了隱患整治的大門。
“部門聯動”解難題,讓安全改造跑出加速度。面對復雜路況,鄭偉培按照“群眾點單-部門會商-精準施策”協同治理機制,聯動縣道安辦、交通運輸局、交警大隊、圣城集團等職能部門,先后組織多次現場“會診”,針對視線盲區、夜間照明不足、車速過快等癥結開出“治療處方”。經科學規劃后,該路段如今增設15米高桿照明系統1套、太陽能爆閃警示裝置5套,修補瀝青路面百余平方米,并設置防撞緩沖設施2個。同步建立“政企聯動”機制,通過入企宣傳、安裝“支路哨兵”等方式,引導轄區10家重點企業運輸車輛落實限速規定。自整改工程竣工以來,該路段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群眾安全滿意度大幅提升。
“系統治理”促長效,把民生答卷寫在發展路上。雖然路口隱患的“燃眉之急”得到解決,但鄭偉培并未止步于單點改造,他將整治經驗提煉為長效治理機制,構建“巡查發現-專項排查-聯合督查”治理體系。同時通過“入企下村聽民聲”活動收集訴求,按照需求高、可操作性強的原則,策劃生成總投資22.398億元的15個開發區園區配套設施項目,涵蓋管網改造、電力系統建設等領域。目前正在著力推進項目前期工作,積極向上對接爭取建設資金,集中精力分批推進加快項目落地,以高質量發展回應民生期待。
“民生工程既要解決”‘眼前憂’,更要謀劃‘長遠計’。”鄭偉培在隨訪筆記中寫道。隨著“交通微改造”向“系統大提升”邁進,云霄經濟開發區正以繡花功夫織就安全出行網絡,用實實在在的成效書寫惠民新答卷。
來源:云霄經濟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