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駐村不僅要‘身駐’,更要‘心駐’。駐村工作就是要當群眾的貼心人,用實實在在的工作舉措,力所能及地為群眾辦實事。”這是漳州市紀委監委駐市公安局紀檢監察組黃子蓁寫在駐村工作手冊扉頁的一段話。自從2024年10月到云霄縣莆美鎮雙溪口村進行基層鍛煉以來,黃子蓁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實干促發展,在強化黨員教育、改善教學條件、開展科普宣傳等方面持續發力,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駐村干部的責任與擔當,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黨建引領聚合力,筑牢基層“主心骨”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到村后,黃子蓁第一時間梳理黨建薄弱環節,針對農村黨員教育管理相對薄弱、日常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她積極推行“三學”模式:
一是開展“專題黨課”。帶頭講授以《守紀律 講規矩 明底線——做新時代合格共產黨員》為主題的專題黨課,結合基層工作實際,深入闡釋如何將紀律規矩融入日常、化為自覺,引導村里黨員在移風易俗、人居環境整治、拆舊拓新等工作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紅色先鋒”。
二是活用“指尖課堂”。充分利用小微權力平臺,在雙溪口村小微群里推送黨的創新理論、政策方針、黨章黨紀等學習資料,讓全村所有黨員不管身在何時何處都能開展線上學習交流。
三是引領“實踐課堂”。帶領村里黨員開展“亮身份、作表率”活動,在文明創城、綜治巡邏中發揮先鋒作用,凝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顯著增強。
情系教育辦實事,為校解憂“暖人心”。在走訪雙溪口村小學時,黃子蓁發現學校現有的投影儀畫質模糊,為了讓孩子們能看清楚些,老師們只能把窗簾捂得嚴嚴實實。校長張榮富反映多媒體設備已使用多年,目前已嚴重老化,存在投影模糊、系統卡頓等故障,影響教學質量。了解這一情況后,黃子蓁立刻行動起來,展開全方位、多層次的聯系對接工作,跑主管部門爭取政策支持,去企業商會尋求幫扶,到慈善組織洽談資助,在各級各部門間不停地來回奔波。目前已為雙溪口小學爭取教育部門專項經費補助12萬元,用于采購6臺多媒體設備。“現在多媒體設備畫質清晰不卡頓,孩子們眼睛都亮晶晶的,學習興趣也更高了!”張榮富激動地說。村民們紛紛點贊:“駐村干部是真把我們的孩子放在心上!”
科普宣傳進校園,點亮學子“科學夢”。科技點燃夢想,創新引領未來。為了激發鄉村孩子對科技的興趣和熱愛,在2025年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黃子蓁精心策劃了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科普進校園活動。為了達到最佳效果,她白天頂著烈日組織搭建活動舞臺,深夜仍在辦公室修改主持稿;為了節省活動經費,她多渠道聯系云霄籍的愛心企業家和科技工作者返鄉參與活動,并積極爭取各方支持與幫助;為了確保校園安全,她多次實地勘察學校場地,制定各項應急措施預案。活動期間,孩子們體驗了科普大篷車帶來的光學、力學、電磁學等互動展品,觀看了無人機和機器人表演并親手體驗操控,整個活動現場洋溢著此起彼伏的歡呼聲和驚嘆聲。科普宣傳活動順利開展,不僅讓孩子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六一”兒童節,更是激發了孩子們的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為鄉村振興播下了科技的種子。
從機關干部到“村里人”,黃子蓁的駐村工作手冊里寫滿了民生瑣事:幫村民反映堤壩塌陷問題、協助調解污水工程施工矛盾……她已經將雙溪口村視為自己的家,將村民當作自己的家人,時刻關注村民的生活狀況,定期走訪了解村民的困難與需求,做村民最信賴的“自家人”。79歲的高賽娥阿婆拉著她的手,高興地說:“我看到你在臺上主持得很好,辦的活動孩子們很喜歡。”“村民的笑臉就是最好的獎狀。”黃子蓁動情地說。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從強化黨建到改善辦學條件再到開展科普宣傳教育,她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干贏得民心,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書寫著新時代駐村干部的精彩篇章。當下,她的腳步依然匆忙,因為鄉村振興的路還在向前延伸。
來源:云霄縣委組織部公務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