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來,云霄縣東廈鎮(zhèn)摒棄大拆大建,聚焦村民身邊的煩心事,困擾多年的“斷頭路”、堆滿雜物的“邊角地”、晴塵雨泥的“煩心路”,一場以“清障、通路、植綠、便民”為核心的行動,正悄然改變村莊面貌。
環(huán)境煥新顏。全鎮(zhèn)上下勠力同心,打響衛(wèi)生死角“清零戰(zhàn)”。去年以來,累計清理積存垃圾超1245噸,整治水塘36口,拆除危舊房、廢棄欄圈等35處。同時通過理順雜亂電線后,紅磚瓦房與青石板路相映成趣。村民感慨:“垃圾堆、臭水塘不見了,路寬景美,這才是好家園!”
打通“斷頭路”。因歷史遺留或違建形成的“斷頭路”,曾是出行痛點與鄰里壁壘。今年以來,全鎮(zhèn)已打通“斷頭路”3處。平坦暢通的水泥路、石板路延伸開來,不僅串起房前屋后,更暢通了村民“心路”。鄰里走動更勤快,“以前‘隔路如隔山’,現(xiàn)在‘抬腳就到鄰居家’!”
硬化“煩心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土路嚴重影響村民出行和村容村貌。東廈鎮(zhèn)將道路硬化列為“基礎工程”,拆除路旁廢棄設施、清理占道物,騰出空間對村內主次干道及房前屋后小路進行硬化。坑洼土路變平整水泥路或透水磚路,積水揚塵問題迎刃而解。“以前雨天送孫兒上學深一腳淺一腳,現(xiàn)在鞋子干干凈凈!”村民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巧治“邊角地”。拆舊騰出的空間,被精心“點化”為品質提升的“點睛之筆”。“巴掌菜園”綠意濃,合適的“邊角地”統(tǒng)一規(guī)劃平整,劃分小塊成為共享菜園。曾經(jīng)的衛(wèi)生死角,如今綠意盎然,瓜果飄香。“以前臭烘烘的,現(xiàn)在種點菜,吃著放心,看著舒心!”部分空間還規(guī)劃為停車位,有效緩解了“停車難”和亂停亂放問題。
“微更新”里的“大幸福”。東廈鎮(zhèn)的人居環(huán)境整治行動,沒有驚天動地,卻充滿溫情與智慧。從村民最迫切細微的需求切入,通過打通“斷頭路”、硬化“煩心路”、美化“邊角地”這些“小手術”,精準提升生活品質。路通了,環(huán)境美了,心氣順了,鄰里更融洽了。這些“微更新”讓公共空間真正回歸服務村民,使“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在方寸之地徐徐繪就宜居宜業(yè)和美鄉(xiāng)村畫卷。
通訊員:陳麗麗 來源:東廈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