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讓父母在年邁后也能過得舒心是所有子女的心愿,但養家的現實壓力讓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輕人無法陪伴在父母身邊盡孝。為了讓居家老人開心,在外兒孫放心,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干警莊藝婷每天都會到和平鄉安吉村幸福院幫忙,這是她這段時間一直跟進的村建項目。自從2025年年初,云霄縣召開農村幸福院質量提升工作推進會以來,莊藝婷與安吉村“兩委”按照推進會精神,啟動了幸福院質量提升工程,在原有幸福院建設基礎上完善養老服務,力爭讓村里老人實現“吃飯不用自己煮、衣服不用自己洗、醫療保健在身邊、幸福生活每一天”。
從“老房子”到“暖窩窩”:硬件改造見真章。安吉村幸福院位于村中心,是一座三層建筑,占地面積大,且分為多個功能區,村里有大型活動都會在幸福院的空地舉辦,老人們的歡聲笑語與滿院景色相映成趣。但隨著后期資金及人員管理問題,安吉村幸福院的發展之路出現瓶頸,設想的功能區未完全開展,幸福院缺乏醫療、心理關懷等專業化服務,隨著時間流逝,又出現設備老化未更新、適老化不足等問題,未能完全滿足老人們的需求。莊藝婷跟村“兩委”商議從拓展功能區、增添新設備入手,聚焦老人生活需求,打出適老化改造“組合拳”。先是聘請了第三方建設團隊改造功能區,從修改廚房布局到規劃洗衣區,從翻新閱覽室到完善文體互動區,逐步健全幸福院的服務功能。隨后,采購了新的廚房用品、文娛產品及相關硬件服務設施,將幸福院打扮得煥然一新。
從“吃飽飯”到“享服務”:精準照護顯溫情。莊藝婷認為,提升幸福院必須緊跟時代步伐,著眼于構建“三餐有保障、日常有關懷”服務體系。因此,除了繼續實施之前的日常管理制度外,還準備在村里廣泛招募志愿者,并在每年年底組織“最美志愿者”評選,對獲評者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同時組建“銀齡幫幫團”,讓低齡老人結對幫扶高齡老人,消息一出,就有一些村里的熱心腸老人響應,心善的李阿姨已經在幫隔壁的王奶奶定期到衛生所拿藥了。
從“度日子”到“有滋味”:文化浸潤煥活力。幸福院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豐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下一步,莊藝婷計劃在幸福院定期開展節日互動,品味中華傳統節日的內涵。她還把村委會閑置已久的液晶電視搬到幸福院大廳,連接網絡后組織觀看了《長津湖》等紅色影片,并邀請村里的老黨員講述村史變遷,其中,張大爺對安吉人民公社的回憶引起了老人們的熱烈討論。
眼下,安吉村幸福院在莊藝婷跟村“兩委”的努力下,乘著質量提升行動的東風完成蝶變,讓夕陽更紅,讓幸福更濃,描繪出鄉村振興的美好養老圖景。
來源:云霄縣委組織部公務員科